回到首页

本教文献 - 供曼荼罗

供曼荼罗

 


时间:2014-8-2 14:44:18 作者:生根活佛 访问量:

 

今天我们要学习曼荼罗,首先我们大家要知道什么是曼荼罗,然后要晓得供修曼荼罗的意义和作用,最后要明白供曼荼罗的分类等等。

曼荼罗的意义: 曼荼罗是汉语的称呼,梵文叫做“满扎纳(Mandala)”,在西藏语中曼荼罗被称为曼扎。实际上,曼荼罗这个词在象雄文中叫做曼扎,一般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都曼荼罗叫做曼扎,是吸收了西藏当地的叫法。曼荼罗与曼扎又有曼陀罗、曼吒罗、漫荼罗、蔓陀罗等不同的名称。翻译过来都是“坛城”的意思。曼荼罗有所修的曼荼罗,也有所供的曼荼罗。所修的曼荼罗就是所修的坛城,所修的坛城就是净土,净土就是佛的刹土,佛的刹土就是佛所安住的地方。所有坛城里的主尊以及眷属——就是诸佛菩萨、善神和一切护法,都是我们做供养的对境;所以我们要供修在清净刹土中的诸佛菩萨以及一切善神护法,我们向他们祈求加持、祈求成就。通过他们的加持,通过他们的摄受,我们能和诸佛菩萨合二为一,得到同样的成就、增添福德和开发智慧,最后解脱而成就佛。所供的曼荼罗就是所供的坛城,就是把这些刹土里最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或者三千大世界里最美好的一切都作为我们所供养的供品供养给诸佛菩萨、善神及一切护法。

供修曼荼罗的作用:我们供修曼荼罗的作用就是积累二资粮,二资粮就是福德和智慧。什么叫做资粮呢?解脱、成就、智慧、福德、佛果都不可能从天而降,都必须依靠因缘,而且必须通过很多方式来积累因缘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也叫做资粮。所以曼荼罗是积累福德和智慧的资粮也是条件。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积累福德和智慧呢?因为世间上所有的财富、地位、权势、运气、长寿、健康等好的方面,都和二资粮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更重要的是,出世间与成就佛的一切也都和二资粮有直接的关系。所谓佛法的所有修行方法,归纳起来只有两个法门:那就是福德和智慧二资粮。

为什么要供修曼荼罗呢?《经部》云:“末满二资粮,别无成佛因”。意思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悟大圆满,也就是为了获得无上的智慧,最后达到究竟的涅槃。为什么要证悟大圆满呢?因为我们要从轮回苦海之中寻求解脱,并且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度化众生,所以必须要拥有大智慧。如果没有大智慧,不要说度化众生,连自己都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而生老病死却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而且一般人死亡之后,往往都是不由自主地再投胎于世、迫不得已地饱受病痛、无可奈何地衰弱变老。没有大智慧的人,永远没有能力从无明黑暗里逃脱出来,也无法解除捆绑我们的执着枷锁。

为什么众生会有生老病死的命运呢?这其中肯定是有某种因缘的,世界上没有无因无缘的事。从无始劫至今的无数劫中,我们的佛性都被无明所遮蔽了,执着掩盖了我们的智慧,我执怂恿着我们积累了无穷无尽的恶业,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足以解决“生老病死”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就只有如来佛祖所宣说的佛经。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呢?解决这个千古难题的唯一方法也只能是求助于佛法。但是佛法博大精深,没有智慧的人又根本无法了知,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先积累智慧资粮。佛法只讲自度和度他。自度就要消除障碍证悟空性,才能获得解脱乃至成佛,其根本因即是智慧,但智慧的生起除依闻思修外,还需以福德为助缘。

只有福慧双运,才能证悟空性而成就佛。除了福报和智慧二资粮以外,再没有其它成佛的诀窍,因为修佛道依靠二资粮,修佛果也依靠二资粮。

喇嘛拉上师讲到:“要在菩提道上最终成就佛果,必须修习禅定;而要领悟禅定必须要积累足够的资粮才行,所以要想认识自己的本性,资粮非常重要。佛陀讲过了很多积累资粮的方法,而在这一切方法之中最殊胜的就是曼扎”。修佛道的方法有四道(悟道、见道、入道与修道)和十地(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资粮道与加行二道是累积福报的方法,它能消除天生无明所造的烦恼障,建立实修心法之基础。但若无福报,则无法展示慈悲与智慧的力量,若无慈悲与智慧,则永远成不了佛;“见道”与“修道”二道是修智慧之法,它能消除因遍计执无明所造的所知障,从而认证本性,呈现智慧,照亮心灵的世界。若无智慧,则无法证悟诸法本性,若铲除不了习气障,则永远无法达到究竟的涅槃。积累二资粮的法门很多,但最殊胜的法门就是供修曼荼罗。

《经部》云:“除了福慧二资粮,解脱的因再无其它。如果没有智慧资粮和福报资粮,则无法成就法身(佛)、报身(佛)及化身(佛)。”就是说修佛果可分三身佛。积累福德是大乘发心之根、般若智慧之源,是三身佛之中报身佛和化身佛的因与资粮;智慧资粮是证悟空性之根、究竟涅槃之源,是三身佛之中法身佛的因与资粮。总之,报身佛和化身佛是积累福德资粮的成果,法身佛是积累智慧资粮的成果。如果缺少其中任何的一个资粮,都将无法成就三身佛,二资粮就像天鹅的双翼翅膀,如果天鹅缺少了一侧的翅膀,就只能爬在地上再也飞不起来了,这也是同一个道理。

救度他人当然需要有智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福德,没有福德则无法救度他人。我这里首先解释一下福德的含义,这里指的“福”就是福报与福气,“德” 指的是功德,福德就是修福的功德,也就是你有得到这个福报的福气和德行。比如说,当今社会上的金钱、名利、财富、地位、权势都属于福德。人间的福德是对外的,所以我有福可以与大家共享,我有金钱可以跟大家一起花,我有房子可以送给他人住,我有吃的、穿的也可以送给别人布施给他人或者供养给诸佛菩萨,福德可以跟大家一起共同享受,这样才能救度他人。

但现在很多人一听到福德两个字,心里马上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他们不知此为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是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和惭愧的事。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少数人尚未遗忘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们很相信福德和功德,还在发心修积福德和努力争取获得功德。只可惜能够增添福报和获得功德的人数实在太少了!现在的人们利欲熏心、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满心藏着狡诈欺骗和害人之心,他们制造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核武器;他们泯灭了道德良心去制造假药毒品和有毒食物等等来毒害百姓;他们不惜杀生用活泼动物的生命来制造各种食品等等……由于抵不过众生的共业,换句话说,由于没有办法消除众生的灾难,所以世界上就出现了各种自然的大灾难、出现了连当代医药都无法救治的瘟疫疾病等等。 这些都是不知古圣先贤所教诲的福德和功德的后果。积累福德就是创造善业,这个世界不能缺少善,若人人都没有善良的心,世界上哪还会有爱?没有爱的世界,那就是传说中的罗刹国,罗刹国里的天龙八部和罗刹等众生每天都在打打杀杀,提心吊胆地过生活,吃树皮、咬百年的骨头,生活百般艰苦、处处都是灾难,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福报与善心,才会那样地受苦。如果人人都有慈善的心,这个世界就将充满了爱,在一个有爱有善的世界里哪还会有战争和矛盾?哪还会有灾难?哪还会有痛苦?现在的人祸天灾就是老天爷给心地不善、做事不良、迷惑颠倒众生的一种惩罚,也是人类自己在过去时作恶多端的业报。

如今很多人事事不顺,无缘无故地发生冲突、障碍、矛盾等种种不好的事情,与家人不和、与同事相处不好、与寺院里的僧人不和、工作不顺利、事业不成就……所以就怨天尤人。实际上这些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因有缘的。犹如一块田地里根本就没有播撒种子,虽然具备了湿度和温度并且去耕耘也还是不能生长出任何东西的;当然,若仅有种子,没有合适的土壤湿度、温度以及耕耘,也一样不能发芽。所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因缘和福报,若因缘福报具足,自然一切皆会圆满顺利的。在人生轨道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喜怒哀乐。如果我们前世没有积福,今世就不会有好报,就像良田没有种子一样,自然不会萌芽和收获。现在很多人有着健康的身体、俊秀的相貌。如意的事业、幸福的人生,这些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求来的,这些都在于我们作人作事和我们的起心动念之处,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是自己在过去世中作善的业报,也可以说是我们在过去世供养诸佛菩萨供曼荼罗积累的善报和福报。

 

 

曼荼罗的手印

 

福报可分为两种,世间的福报和出世间的福报。世间的福报就是在这个社会上有财富、有地位、有权势、有文化、有孝顺的儿女、有荣华富贵的家庭。对于佛法来说,增添人间的福报也是正常的,并没有什么错误,但世间五欲六尘的福报也很容易使人贪恋迷惑,如果你对世间的福报产生了过度的欲望、执著、贪心、著相、分别的话,那对你就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反而会给你增添烦恼、灾难和痛苦。而且如果你只顾享受荣华富贵的话,进入佛门与学习佛法也是很难的,因为你会被富贵所迷,很难觉悟,而且你的心被世间红尘法遮蔽了,你所得的福报都没有离开红尘之法,所以佛法讲世间的福报叫做“红尘福”。我们当然要积累世间的福报,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积累出世间的福报。出世间的福报就是佛法里所讲的“福德”。你在这个社会上有财富、有地位、有权势,但这并不是佛法所讲的福德,绝对不是!你这一生的富、贵、贫、贱,都是你过去生中所修的业报。你在过去世中修了布施,这一生当中当然能享受到物质生活的富贵荣华;如果你在过去世中没有修过布施,这一生当中当然要受物质生活的贫乏之苦。但是,无论你的生活荣华富贵也好,穷困潦倒也好,你的福报也只有物质上的财富和福利,却没有精神和智慧上的福报,你这一生当中没有精神的财富,自然也就没有智慧的福报,这也只是“红尘福“的果报。

佛法指的“福德”就是福气,福就是慈善,气就是运气,就是说你得到了慈善运气的意思。佛经里所讲的慈善,就是修学佛法、止恶行善、普度众生、开发智慧。如果你有了慈善的运气才能遇到佛法,你就能明白止恶行善的意义,从而增添度化众生的勇气和慈悲心,开发自己的大智慧,这可是很大的福报。如果你没有慈善的运气,那你根本就遇不到佛法,你也就不会行善除恶,你所作所为的都是利益自己的事,也没有大智慧,因此对很多问题都迷惑不解,那就是你没有大福报。

比如说当今社会里,有很多大富大贵的人,他们财源茂盛、有权有势、叱咤风云、名垂青史,但就是遇不到佛法,或者把佛法当做迷信,善恶不辨,愚痴无明。这些人就是只有世间的“红尘福”,却没有出世间的福报。出世间的福报就是佛教所讲的“清尘福”。什么叫做“清尘福”呢?“清尘福”就是清净红尘的福报,就是说你有慈善的运气,能够遇见善知识、欢喜亲近善知识、接受善知识的教诲、能够依教奉行,在善知识的引导下修学佛法,从而改变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创造精神的文明,培养慈善的心,开发真正的智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认识明了前因后果,消除一切烦恼和业障,超越于六道轮回,有净化世间红尘之心并获得佛的事业,这就是清净红尘福,也叫做出世间的福,这才是真正的福德。

世界上真正的第一福德就是能遇到善知识。真正最大智慧与最殊胜的善知识就是如来佛祖。在这个世间里,如来佛祖是可以遇到的,但却不可以求,求也不可得的。如果我们跟佛祖生在同一个时代,有机缘亲近佛,做佛的学生,那可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但我们没有跟佛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也没有遇见他老人家,可以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可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我们虽然生在这个时代,但是佛祖的教化还没有遗失,我们历代的上师和自己的师傅,是他们把佛祖的教化传承了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能遇见师傅也是一种很特殊的缘分,能遇到佛法就是佛经上所讲的“法运”。而且更殊胜的是我们今天还能学到供修曼荼罗的法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大福报啊!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福报,不要说遇见佛法,甚至还可能会进入歪门邪道、创造恶业、积累业障,给自己、他人和世界带来灾祸;如果没有智慧,不要说证悟正法,还可能会产生邪见,迷惑颠倒,烦恼不灭,厄运缠身、永远痛苦,无法获得安乐。所以,积累福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开发智慧也比任何珍宝还要珍贵。我佛幸饶弥沃为了众生能够积累二资粮,传教了无数的法门,但最殊胜与最极妙的法门就是供修曼荼罗,这也是领受加持、消除业障、证悟自心的最殊胜的诀窍。从古代到今天,西藏历代的上师们都非常重视曼荼罗的法门,《大圆满法》讲:“我们以三千大千世界众宝供养诸佛的功德不及曼扎功德的百分之一。《阿赤大圆满》云:“在一切积累二资粮的法门之中,曼扎的功德为最殊胜。”

供曼荼罗的分类:在雍仲本教的经典里,供曼荼罗是积德行善之中特有的积累福德和智慧二资粮的法门,所以,所有的本教信徒们都非常重视供曼荼罗。无论是雍仲本教,还是各宗各派都有不同的供曼荼罗的仪轨和方法。尤其是本教的大圆满阿赤、佐且、年居,或者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里都有供曼荼罗的仪轨和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法门,供曼荼罗的仪轨都是积累二资粮的特殊法门。曼荼罗有很多种类,主要是所修的曼荼罗和所供的曼荼罗。今天我们主要讲所供的曼荼罗。所供的曼荼罗也有很多种类,流传比较广的曼荼罗可分五种:实物曼荼罗、幻化自身曼荼罗、外器曼荼罗、财宝曼荼罗、空性曼荼罗。

   

    

 

实物曼荼罗

 

实物曼荼罗:就是有相有物资的曼荼罗,有些经典里叫做“有相曼荼罗”,或“器世界曼荼罗”,或者“十七堆曼荼罗。”别的教派叫做“三十七堆曼荼罗”等等,有不同的名称。实物曼荼罗就是用金属或其他原料制成的有形曼荼罗,是西藏信徒普遍使用的曼荼罗。它能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来说明,在西藏有一种习惯,如果要替人带口信,为了怕把捎信的事情忘掉,很多人会在手指上栓一根线,当看到这根线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起所带的口信。同样,实物曼荼罗所起的作用,也就是一种提醒和观想的工具。实物曼荼罗可分七项:原料、供品、净心、供法、仪轨、观想和供品处置。

1)原料:实物曼荼罗由曼荼罗盘、铁围山和曼荼罗宝顶组成。如果以制作材料为标准,也可将曼荼罗盘划分为高低不同的档次。曼荼罗盘、铁围山和曼荼罗宝顶的原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曼荼罗的原料为,黄金、白银,松石、珊瑚、玛瑙、天珠等珠宝,由此装饰的曼荼罗是最殊胜的曼荼罗;中等曼荼罗的原料为,青铜、红铜、白铜、黄铜和铁之类的金属;下等曼荼罗的原料为泥巴、石雕和木雕等。如果用黄金、白银、珠宝、青铜做曼荼罗的话,就要用两寸以上的,而且要用非残旧、非缺损,无漏洞的标准品。

《续部》云:“曼扎盘要没有缺损,这表征资粮的圆满。”若是用石质或木质制造的曼荼罗,高度不能低于四十公分,直径不能小于十五公分。如果条件允许,就一定要用上等的供品。

虽然在佛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但我们凡夫的分别心却会认为,黄金、白银、珍珠等都是最珍贵难得的物品,如果能用这些物品进行供养,从我们的角度而言,就是给佛供养了非常珍贵的供品,那么我们也必将由此而积累极大的资粮。一般遁世者、出家人不能应用金银珠宝,只能用响铜、红铜、泥土、石头、木版做的曼荼罗。但如果发心圆满,观想到位的话,即便是泥土做的也将成为圆满的曼荼罗。供曼荼罗最重要的就是能舍,不能有悭吝、贪心、傲慢、放不下金银珠宝等杂念染污之心,那就是纯净的曼荼罗。

2)供品:曼荼罗的供品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定的,金、银、松石、珊瑚、珍珠、天珠等世间稀罕的珠宝,属于上等供品;诃子(藏青果)、毛诃子以及油柑等各种药物与果实,属于中等供品;青稞、大米、小麦、玉米、豆类等各种谷物,属于下等供品;最下等供品可用沙子、白石子和粘土粒,但是这只适用于非常贫穷的人和禅定功夫很高的大德。

犹如象雄地方有一个人叫雄邱格,他很想得到佛祖的加持。有一次辛绕弥沃如来佛到象雄圣地传法时,当地人供养松石、珊瑚、珍珠等珍宝,但雄邱格家里很穷,没有供养品,心很急,他就跑到河边找了很多小石头,洗干净后供养给佛祖。供养时心里观想石头是金、银、松石、珊瑚、珍珠等珍宝,辛绕弥沃佛祖没有接受别人供的金银珠宝,只接受了雄邱格供的小石头。信徒们很奇怪,佛祖知道他们的看法,就说:“雄邱格的供品没有贪心。”从此以后雄邱格再也没有穷困的痛苦,五百年内他出生的地方都有金、银、松石、珊瑚、珍珠等珍宝。

在供曼荼罗之前,应将曼荼罗基盘与供品擦拭清洗干净。即使用的是类似大理石、花岗石之类的石板,也应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用来作为供品的粮食药材或者玛瑙,首先也要挑选出杂质,然后在水里面洗干净。如果是粮食,还需要染色。染色所用的颜料,是由藏红花等药材浸泡而成的香水。藏红花的功效除了可以染色,它还具有一种天然的香味,将藏红花、红檀香、白檀香木等药品泡在水里,就可以制成有颜色的香水。如果是水晶、玛瑙等珠宝,就不需要染色,只需在洗干净以后洒上香水,然后晒干即可。这样的供品就很好了。

 3)净心:《供品蔬》云:“特因三清净,总之意禅定,集资供养品。”就是说我们供养时不能有供品大小和价值高低的观念,也不能产生贪心和希求。曼荼罗的原料和供品都只是我们所缘的对境,如果我们供养时具备三圣净因和禅定的功夫,无论什么样的供品都可以用来做供养,而且变得很殊胜。

所谓三圣净因即是:供者清净、供品清净、受者清净。

供者清净:供曼荼罗的心要清净。若是供曼荼罗的人对曼荼罗和供品产生悭吝、贪心、放不下金银珠宝等贪欲心,或者希望获得回报,或者自己供曼荼罗之后心里产生傲慢,或者看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好,心里产生嫉妒等杂念染污之心,那就不是供者清净。供曼荼罗的人,必要从内心对金银珠宝等供品放下贪心、不悭吝,能舍,没有贪欲、傲慢、嫉妒、回报等杂念染污之心,只要供养者的心清净,则一切都清净。

供品清净:供品不能沾染毒品、刀枪等害人之物,也不能沾染酒和肉,更不能沾染杀生和偷盗等恶业之物,有些愚蠢的人从东边偷来的金银,用在西边供曼荼罗;有些人用贪污的东西做曼荼罗,这种供品都属于不纯净的。曼荼罗的供品要求要无缺损、无漏洞、非残旧、非赃物、非沾染恶业而得来等等。

受者清净:受曼荼罗者必须是有资格接受的圣人,如果你所供曼荼罗的对境是世间神、凡人和恶人等均不属于受者清净,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让你积累二资粮,因为连他们自己还没有圆满二资粮。我们把曼荼罗供养给自己的上师、三宝、本尊、菩萨、大成就者等。他们有接受曼荼罗的资格,也有能力让你积累二资粮、得到解脱,所以叫做受者清净。

4)供法:这些素材准备好之后,如果有单独的佛堂,就应当将佛堂打扫干净,并洒上上述的香水,然后要设置三层的供桌。供品分三层。

最上面的一层置放三资粮田(佛像、经书及佛塔)。佛像表示佛身,经书表示佛语,佛塔表示佛意。佛像就是佛和菩萨的铜像,最好是装过藏、开过光的,如果没有铜像,用佛的照片也可以代替;经书可以用大圆满的经书等佛经;佛塔也是要用装过藏、开过光的佛塔,如果没有佛塔,用佛塔的相片也可以代替。右边佛像、中间经书、左边佛塔。

第二层置放所修曼荼罗,就是金银珠宝粉画下来的本尊坛城。如果没有本尊的坛城,用本尊坛城的相片也可以代替。也可以供一座曼荼罗,叫做所修曼荼罗。所修曼荼罗的供置方式如下:首先在曼荼罗盘的中间放置一堆供品,然后将朝向自己的方向观想为东边,并在东、南、西、北各方分别放置一堆供品,这五堆供品既可以表示五方佛。供置完毕以后,就将所修曼荼罗放在供桌上不动,直至规定数目修完以后,就可以收回。

第三层置放供品,主要供品是供灯、供香、供水、供花以及供食子(佛教专用词,和食物有点不一样)。代替食子可以用饼干、水果之类的食物。在汉地有这样的习惯,信徒们都喜欢把供佛的供品拿来自己享用,甚至想当然地将这些供品视为加持品。但是,依照佛经的要求,这些供品是不允许自己吃的,而且不允许自己应用。我们最好遵照保守佛法的要求去做,供佛的供品不能自己吃。除了供水以外,其它的供品只供一份就可以了,但供水却要供七杯。每个杯子中间的间隙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密,一般大小的供杯之间的间隙,为一粒米的宽度(直径10厘米左右)。供杯应在一条线上整整齐齐地摆放,倒水的时候既不能因太满而溢出,也不能太少。七杯水每天下午都要收回倒掉,第二天再换上新的凉水。

这种供养也是有顺序的,最好不要颠倒,供的时候从佛像的右边,也即是我们的左边开始供灯、香、水、花以及食子。收的时候从佛像的左边,也即是我们的右边开始收。首先收食子、花、水、香以及灯。但花、食子、香以及灯不一定每天更换,水却应该要每天更换,换掉的水不能倒进不干净的地方。这样,供曼荼罗所需要的供桌就已经陈设妥当,下面就开始供曼荼罗。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只供一个曼荼罗也可以。

5)仪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供曼荼罗,现在西藏一般曼荼罗的供品是在青稞、小麦、大米里加点药物和珠宝,或将供品先用水洗净,再晒干,再用克什米尔的藏红花水及檀香水或酥油汁涂上,染成藏红色。供曼荼罗时,应当认真观想,在自己的前面虚空中大恩上师等所有皈依对境,其座前方自己用左手持着曼荼罗的底盘,用右手腕反复磨擦底盘左旋擦三次,右旋擦三次,磨擦底盘并不是因为曼荼罗上有什么脏的东西而需要擦干净,而是为了消除我们心中的业障、烦恼、痛苦、疾病,同时也是表示我们的虔诚和精进。因此,不要用布、纸等来擦曼扎,只能用手腕擦。在擦曼荼罗的同时念诵:

                                                                 藏言                                                      译文

本尼耶尼南巴达巴西                              恰如无始空性不曾染

森尼叠金南巴达巴对                              我等自性亦然本清净

巴恰这巴马绿萨唯次                              为除众生内外诸业障

萨唯曼扎容色次瓦杂噢                            擦拭明净曼扎得圆满

 念诵时观想,一切众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被净化除灭。《大乘经》云:“美满积蓄十七堆”。意思是供曼荼罗要积储十七堆,如何积储呢?供曼荼罗的人用右手无名指沾一下事先准备好的香水,均匀地涂在曼荼罗的底盘上,有花的话在曼荼罗的底盘上撒点花,念诵真言:“阿雍荣蒙空,忍那曼扎中(真言诵原音)”。然后右手填充象征铁围墙的谷物,动作为沿第一层曼荼罗内边缘左转撒谷物(以谷物为例)一圈。

我们要明白一切万法来自于本性,本性本来清净,本处于明空不二状态,所以不离空性智慧。

真言 “阿”字代表空性或虚空,首先观想,万事万物融入到无边无际的空性状态之中;“雍”代表风轮,在无边无际的空中出现风轮,其次观想在虚空上面有蓝色的风山,又高又大;

“荣”字代表火轮,将风轮之中生起火轮,观想在风轮上面有巍峨的红色火山,又大又威风。

“蒙”字代表水轮,将风和火轮之中生起水轮,再观想在火轮上面有雄伟广阔绿色的水轮,又清又深。

“空”字代表地轮,将水轮之中生起地轮,观想在水轮上面有五大元素形成的广大无边的宇宙,以平坦均匀、广大无边的大地为基,以铁铜形成的墙壁为外墙,观想须弥山等无量供品。

“忍那”字是象雄语,珠宝的意思,地轮之中生起金、银、铜等珠宝,观想将世界上所有的珠宝都当做如意供品。

“曼扎”字是象雄语,就是曼荼罗。

“中”字代表须弥山上无量宫,总而言之,将世界观想为金光灿烂的曼荼罗盘;即曼荼罗盘中间置放一大堆供品,周边放很多小堆外器世界的供品,中间的供品表示须弥山。

再念诵真言:“中日德,噶玛拉吽(真言读原音)”。

真言 “中”代表须弥山的台阶和四天王的平台,须弥山是由五大珍宝而组成的巨山,被称为山王,也是在宇宙之中最大最高的山峰,高约有十百六十万余由旬(据《俱舍论》所说:五尺为一弓,五百弓有为一俱卢舍,四俱卢舍为一由旬)。据《俱舍论》所言:须弥山有四层级,山顶有尊胜宫即帝释天的王宫,三十三个王宫围绕着尊胜宫,被称为三十三天界。三十三天界的称呼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和意义。那里有三十三天界的天人,琼楼玉宇,妙香四溢,云蒸霞蔚,光怪陆离。有各种珍奇的野兽、羽翼绚美的鸟类及其它可爱的动物。还有清澈流淌的小溪、湛蓝碧绿的湖水、苍翠欲滴的绿色草滩、使人随心所欲心想事成的如意宝与如意宝树,以及很多稀有难见之物。四大天王居于须弥山四方,一直严守着须弥山。

“日”代表须弥山周围的七座金山(担大山、持轴山、持双山、善见山、马耳山、持边山和象鼻山),七金山从内到外围绕着须弥山。

“德”代表七座金山中间的七香水海,海中有很多珊瑚、米拉等稀有之物。

“噶”代表须弥山四方的四大洲。

“玛”代表须弥山八方的八中洲。

“拉”语气词。

“吽”代表被七座金山、七香水海围绕中的无量宫。

然后右手再填充象征四大洲的供物,曼荼罗盘近修者一方为东方,左转依次为北方、西方、南方,放谷物也依此顺序。当经文念到某一大洲时在相应位置放谷物一撮。

再念诵真言:“阿雍荣蒙空,夏洒轮,松恩叶索哈”。真言:“阿雍荣蒙空”同前代表五大行坛城,“夏洒轮”代表以无染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供养三宝,“松恩叶索哈”代表赐予共与不共(共同成就与不共同成就)的加持。须弥山的四方有各种珍宝堆积而形成的四大洲,四大洲有不同的四种颜色和形状:须弥山的东边叫做胜身洲,以白玻璃宝石而形成,山的颜色普照倒映大海,所以使大海也成为山的颜色,使整个东方胜身洲皆成为白色,东胜身洲是半月形,洲内以如意宝瓶为庄严;须弥山的北方叫做俱卢洲,是以松宝石而形成的,山的景色倒映大海之中,大海同样变为山的颜色,使整个北方俱卢洲皆成为绿色,北俱卢洲是四方形,以如意宝树为庄严;须弥山的西方叫做牛货洲,以红宝石而形成,山的颜色映入大海,大海变为山的颜色,使整个西方牛货洲皆成为红色,西牛货洲是圆方形,以如意宝牛为庄严;须弥山的南方叫做赡部洲,由吠琉璃形成的,山的颜色映入大海,大海变为山的颜色,使整个南方赡部洲皆成为蓝色,南赡部洲是三角形,以如意宝石为庄严。由于山的颜色映入大海,所以使大海也成为山的颜色,整个虚空也因此变换成了大海的颜色。

 

又念诵真言:“阿雍荣蒙空,夏洒轮,松恩叶索哈”。然后右手再填充象征八大洲的供物,代表四大洲的供物,手撮供物,在每洲的左右两侧各放一撮供物。顺序为东、北、西、南。两侧放置顺序为东方两侧“贡日”与“贡通”(东胜身洲右侧“身洲”左“胜身洲”),北方“贾的”与“角的”(北俱卢洲右侧“恶音洲”左“恶音对洲”),西方两侧“马谢”与“丁谢”(西牛货洲右侧“行洲”左“胜道行洲”),南方两侧“卡轮”与“这吉”(南瞻部洲右侧“拂洲”左“别拂洲”)。观想按各洲的形状和颜色与其所属大洲相同,只是面积略小。然后在须弥山的四方填充象征四大洲吉祥装饰的供物。动作是于每一洲在相应方位放供物一撮,顺序为东、西、北、南。

念诵真言:“雪普洒轮哈龙色(真言读原音)”。观想:东方是金色太阳,西方是银色月亮,北方是七珍宝(金轮宝如意宝玉女宝大臣宝大象宝绀马宝将军宝),南方是八宝(吉祥结、妙莲、宝伞、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然后堆满曼荼罗一层,填充第二层,第三层曼荼罗,供法与第一层一样由东朝北而堆,堆与堆之间没有宽窄,彼此平坦,保持距离。曼荼罗堆置完毕,最后放上曼荼罗的金宝顶,至此完成了一个曼扎。

6)观想:接下来我们讲见识底层曼荼罗和三身佛曼荼罗。三身就是化身、报身、法身。首先讲见识底层曼荼罗,在如此广阔的化身净土中,有秀丽的美景、悦耳的妙音、美妙的香味、美味的食物、温和的触觉、美好的装饰、自然的诸法等无数人天之间的稀有珍品。除此之外,还有如意宝、珍宝岩、吠琉璃山、金子大地、妙药的花园、谷物的果实等外界人士摄(能拿到)与无摄(拿不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特别是自己的身躯、财富、寿命、福分、权力、欢乐、眷属、弟众、田地、房屋、三世积累的善根等一切,都无有剩余地供养给空中邀请来的根本上师与皈依天众,愿皈依天众发大慈大悲,接受我的供养;愿加持我与一切众生,此时证悟大乘佛法所讲的特殊正见和修道;愿铲除内外的障碍和一切业障,这样发心而诵念供曼荼罗的经文。此外,《供养经》云:“供养九种美景、九种妙音等……”意思就是四大洲的四个美景,再加上八中洲的美景一双为一地算为四个美景,再有中央须弥上的美景加起来,总共加起来九个美景,故被称为九种美景。同样九种香味、九种美食、九种触觉、九种装饰、九种自然法等,加起来一个欲界与宇宙观为一个曼荼罗,来供养皈依天众,既是见闻下等的曼荼罗。

接下来我们讲化身佛曼荼罗,《大乘经》云:“千万个欲界观为曼荼罗而供养。”就是上面十七堆所讲的须弥山、七金山、七大海、四大洲、八中洲、日月星辰,欲界六天等色界最低点梵天以下的世界,被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做一个中世界,一千个中世界被称为一个大世界,也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亿余小世界,是一尊化身佛施行教化的国度与世界。我佛幸饶弥沃施行教化的三千大世界叫做裟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观为一个曼荼罗,供养给皈依天众与所有的化身佛,这就是化身佛曼荼罗。

接下来我们讲报身佛曼荼罗,如我佛幸饶弥沃教化的裟婆世界一样,十方同样有十尊化身佛的施行教化的国度与世界,被称为“十方三千大世界”。一千个十方三千大世界叫做一个庄严世界,一千个一庄严世界被称为两个庄严世界,一千个二庄严世界被称为三个庄严世界,一千个三庄严世界被称为一个周边世界,一千个一周边世界被称为两个周边世界,一千个二个周边世界被称为三个周边世界,一千个三周边世界被称为一个充满世界,一千个一充满世界被称为两个充满世界,一千个二充满世界被称为三个充满世界,一千个三充满世界被称为莲花装饰世界,一千个莲花装饰世界被称为恒河大世界,一千个恒河大世界被称为密严刹土世界,这是一尊报身佛施行教化的国度与世界。这也是我佛普贤光明佛施行教化的世界。密严刹土世界观为一个曼荼罗,供养给皈依天众与所有的报身佛,这就是报身佛曼荼罗。

接下来讲法身佛曼荼罗,与漫无边际的天空相同的无数世界,是法身佛施行教化的世界。将与天空相同的世界观为曼荼罗,供养给皈依天众与所有法身佛,这就是法身佛的曼荼罗。《大圆满耳传经》云:“上等曼荼罗,如同天空而发心;中等曼荼罗,如同三千世界而发心;下等曼荼罗,如同小世界而发心。”总的来说,我们将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观想为曼荼罗,毫无悭吝、毫无贪念地供养佛菩萨、上师,让佛菩萨加持我们,大悲摄益我们,愿整个宇宙变成佛的净土。不管怎样供曼荼罗,在记数时,左手托住曼扎底盘,右手持佛珠,然后一边供曼荼罗,一边念曼荼罗的词:

 

唉嘛                          妙哉,

迥诶顶都日饶日顿当,        五大种上须弥七金山,

岭希岭禅启囊多永基,       四洲八岛内外妙欲集,

尼笛金巴洁瓦查加地,       日月装饰百数俱胝众,

达格鲁朗布罗协素索。       我乃诚心供养请纳受。

 

  (注解:我们观想中的供养物包括——组成一个小千世界的须弥山、七金山、七香水海、四大洲、八中洲以及一个小千世界中所显现的妙色、妙香、妙音、妙味、妙触与五妙欲。不仅如此,我们更把无数个这样小千世界所组成的恒沙世界供养给四宝,请四宝慈悲受纳。)

左手持曼荼罗,右手堆曼荼罗供品,嘴里念曼荼罗词,心里观想皈依天众。如果用手执持曼荼罗盘的时间较长,可能会感到手部极其疼痛,但我们也应该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这也是一种苦行,通过这种修行,可以圆满极大的资粮。当然,如果实在不能忍受,也可以将曼荼罗盘放在供桌子上继续进行供修,念曼荼罗词,观想皈依天众。上等供法是念完一百遍曼荼罗词,中等供法需念三百遍曼荼罗词,下等供法需念五百遍曼荼罗词,或者念完一千遍曼荼罗词,再卸曼荼罗。卸曼荼罗之前念诸佛久住弘法词“上师如来本尊……” 等,诚心祈祷上师和诸佛久住弘法。卸曼荼罗时,先把曼荼罗宝顶拿下来,然后曼荼罗的上一层从东转南上下旋转三圈,一边将曼荼罗供物倒在布上,同时念祈宽恕文 “法性心性本来无变动……”等。这样卸完曼荼罗就算完成了一次曼荼罗。如果卸完曼荼罗之后再不做的话,可以观想座修而结束。

一切众生圆满福报,消除与清净障碍,迷惑变为光明,光明浸进了资粮田众(皈依境)。资粮田也变为光明,浸进根本上师,根本上师也变为光明,浸进供曼荼罗者的心中。自己的心中自然生起了菩提心宝。供曼荼罗者、坛城、供云等一切诸法归回到无形无相缘起性空之中,然后念“祈愿我之无伪菩提心所具加持力及诸福报果……。”

起座时,佛与菩萨把一切善根回向给一切有情者,照样我也为了众生能解脱苦海而成就佛位,把供修蔓茶罗以来的善根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如果卸后还要重新装蔓茶罗的话,在卸蔓茶罗完后,直接开始念皈依经和发心经,然后开始擦曼荼罗,上面所讲的供曼荼罗同样堆十七座供品,这样反复供修。《象雄耳传经》云:“曼扎要修十万遍。”但我们至少要供曼荼罗五千遍,曼荼罗词必要念完十万遍。曼荼罗结束之后,最后再修一次曼荼罗,置于佛台之上即可。

供修曼荼罗时,不要过分注重数量,而应该强调质量。如果匆匆忙忙地为了完成数量而没有观想,即使外在的曼荼罗已经圆满了十万遍,但因为没有内在观想的缘故,也没有太大的功效。因此,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净心和观想。

观想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清清楚楚、认认真真,如果能专心致志地供修,即使供一次曼荼罗,也可以积累非常大的资粮。如果心里没有观想,不清净,只是匆匆忙忙地完成了一个表面的数量,虽然不能说没有功德,但却只能起到事倍功半之效。佛经里云:“未观想而供一万次曼荼罗都不及净心观想供一次曼荼罗的功德大。”如果你只重视外在相物的供曼荼罗和注重数量十万遍曼荼罗词,但内在观想和净心供曼荼罗不足十万遍,积累资粮的能力就不够强,甚至极其微弱。

修曼荼罗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早日积累足够的资粮,以便早日证悟空性,从而脱离生老病死,度化无量众生,成就佛位。所以我们外在供相物曼荼罗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就是用内在的净心和观想而供曼荼罗;当然也要注重数量十万遍曼荼罗词,更重要的是每天坚持供曼荼罗,在藏地的很多老修行人都是经常供曼荼罗。这样供曼荼罗的结果,不但在修行上可以心想事成,而且在世间法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违缘,甚至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积累福慧二资粮,即身今生解脱而成就三神佛。如果没有曼荼罗,光靠观想也可以。在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说,所供的曼荼罗也是一样,如果你实在没有这个条件,家里要请这些东西、还要具体这样操作有困难,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你就可以不请这些,也可以不操作,你光靠观想也可以。

7)供品处置:如果供品是大米之类的粮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在一座供用完以后,就不再重复使用,下一座再更换新的粮食。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所用的粮食也可以反复使用,但谷物一定要洗干净,最好能在其中掺些藏红花。换下来的粮食也不能自己享用,而应送给乞丐,或者布施给鱼、动物,鸟之类的旁生,也可以堆在佛像前面,或撒到山与河里都可以;也可以种福田,资粮的福田包括父母、病人、老人、上师。一些有经济条件的人只重视十万次的计数而反复用旧谷,这样是不能积累资粮的,徒自欺耳。如果供品是药材、珠宝等价值昂贵、不能时常更换的物品,就可以反复使用,但我们用过的供品最好布施与供养,千万不能有贪心留下供品。

 

 

幻化自身曼荼罗

 

 幻化自身曼荼罗,就是把自身观想成曼荼罗而供养皈依天众的法门。有些经典里叫做“自身曼扎”,或者“色身曼扎”等有不同的名称。如何把自身观想成曼荼罗而供养皈依天众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我们如何布置和观想一个小千世界,就和这种方法类似,我们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一个小千世界,供养给诸佛菩萨及护法圣众。我们把自身的外面皮肤观成五大行(空、风、水、火、土)积累之上。

广阔的金色土地;把自己的十只手指和十只脚趾观想成大地边境铁围墙;在铁围墙之中,把十四节脊椎骨观想成五种珠宝积累形成的须弥山,具备了台阶和四天王台;把自己的头观想成无量宫,头发观想成为如意树;把血肉观想成七座金山和七条甘露海,围绕着须弥山;把四肢的两大臂和两大腿观想成四大洲;把四肢的四小臂骨和四小腿骨观想成八大中洲;把我们的两只眼睛观想成东边金光日与西边海螺月;两只耳朵观想成北边七宝及与南边八大吉祥物;这就如同曼扎盘的第一层,然后把体内观想成大城市,就与曼扎的上两层一样。我们把体内的八识观想成八位供养天女,把心脏观想成如意宝,把脾脏观想成开满藏红花的山,把肺脏观想成宝瓶,把肝脏观想成美丽的田野,把肾脏观想成透澈的如意水晶球,把腹腔观想成清澈的湖水,把肠子观想成一串鲜花,把脑浆观想成甘露大海,把脉轮观想成一道道彩虹,把气观想成光芒织成的网,把明点观想成佛像和原始本智,把一切内脏总体观想成不可思议的人与天的供云。

我们把这一切毫不吝啬及虔诚地供养给皈依四宝、本尊、菩萨、空行护法等资粮天众,愿皈依天众发大慈大悲,接受我的供养;愿加持我与一切众生,此时证悟大乘佛法所讲的特殊的正见和修道;愿铲除内外的障碍和一切业力及罪障。幻化自身曼荼罗和相物曼荼罗的观想对境虽然不同,但念诵可以共用,包括座修、起座、发愿、回向、撤曼荼罗等都都可以共用。

没有接触密宗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供养是不如法的,这不是血肉供三宝吗?如果你的修为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你会认为供血肉;但达到这样境界的时候,你才知道,这是特殊供养曼荼罗的法门。因为你知道自身是佛的坛城,佛的净土,自心就是佛的智慧,才能观想出来幻身曼荼罗。只是一念之差,如果你把自己的身躯和体内五脏六腑当着肮脏的东西就是脏物,如果你观想为一个小世界,或者纯净的供养品就是供品。所以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不能有妄念和错乱之心。对于这种修法以及观修法得到熟悉后,我们的连一个毛孔都可以观想为无数佛的坛城、净土,因为你的心没有大与小、上与下的分隔,所以没有容不下的。其实幻化自身曼荼罗供养时时刻刻都可以观想而供养。早晚不方便做实物曼荼罗的时候,或条件不足(比如没有曼荼罗盘)时,可用幻化自身曼荼罗,因为幻化自身曼荼罗是最方便、最直接的积福诀窍,也是非常殊胜的会供仪式。

历代的很多高僧大德,或者有些苦行者,在山洞、尸林、森林等清静之地,除了一个碗和一根拐杖以外一无所有,他们没有供曼扎的物品,就仅仅是以幻化自身曼荼罗为积累二资粮。

有时候人们为了追求福报,过于重视曼扎器具的昂贵和精美反而起了贪著,到死的时候反而多了一个拖累放不下。比如在大圆满经书里有一个这样的公案,曾经有一个老喇嘛和一个小喇嘛在深山修行,老人有一个精美的宝瓶非常喜欢。老人将圆寂时看到宝瓶心乱了,想这么好的东西也只能给小喇嘛了,但以他平时的修为,了解这是不可改变的,再好的东西也将与他无关。由于平时的喜爱,他就让小喇嘛把宝瓶拿给他再看一下。可小喇嘛想,人都快要死了,看一个瓶子有什么帮助呢!就没给他。老人想,果然是他要夺取我的宝瓶,我只想再看一眼他都不给。结果老人在愤怒和放不下的心情中死去了,结果老喇嘛变为蛇,窜回到宝瓶里,小僧人怎么也赶不走它,于是小僧人请幸饶弥沃如来指点,幸饶弥沃如来听了前面发生的事,把自己的袈裟给了小喇嘛说,你回去对蛇讲:“这不是你应住的地方,你已经死亡了,不应再如此愤怒而执着,你还是消尽今生业力走出去吧!然后用我们的袈裟赶走蛇之后,把宝瓶打碎。”小喇嘛按世尊指点去打碎宝瓶,蛇立时爆开而死,也可以说是放下心了。

实际上,我们也一样,执着任何一样的东西,以至于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跟随这种习气。我们把被吸引当成顺理成章的事,不仅自己没有察觉,即使别人指出来,你也不一定能认同。这种习气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也许不在乎,可在病中或临死时却会显现得很强大而拖住我们。现在很多老人面对死亡时,又恐惧,又放不下自己一生积累的金钱财物。我们放不下不要远说将死和死后,现在我们活着的时候,离开家三天,就有一大堆不放心的事。所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与死亡时,我们生前的一切,甚至你生前平时很多并不在意的事,也可能突然跳出来成为放不下的羁绊。

幻化自身曼荼罗这样的曼扎不需要什么器物,我们的身体,从四肢到头顶就是蔓茶罗。这就是诀窍法,不仅把我们拥有的东西都可以做供养品和布施物,而且把身体观想成供品或布施物,就这样不断地修炼,最后完全消除我执。其实心情舒畅,心态平和,不烦恼,不分别,心生欢喜,心生信仰、生出离心等都可做为供品。凡是好的东西皆可做供养,回向给芸芸众生,甚至吃一顿饭,喝一杯茶,念一句心咒皆可供养于三宝以及三根本。供与施都是给予的思想有助于消除五毒。一个人平时有供养上师、周济贫苦的思想,即使没有行动,但一直保持这样一种愿望,也会削弱我执。当机缘成熟他可以实践时,完全不会有吝啬、犹豫或后悔,这说明他的我执已经在平时的发愿和观想中得到了削弱。

此外还有托巴供曼扎法,其大小也等同于三千大千世界。观想忿怒佛母左手拿起那个托巴,放在如须弥山般大的三个人头支起的灶上,额头朝向自己;右手又用弯刀挑起尸体完全放于托巴内。之后于托巴上方虚空中观想一个甘露之自性白色的“啊”字,托巴里面观想一个光之自性蓝色的“嗡”,托巴下方观想一个火之自性红色的“吽”,并念诵“啊嗡吽”。同时观想从短“吽”中燃起烈火温暖了托巴内的尸体,使之溶为甘露自性而沸腾,盈满托巴之后,一切肮脏等不净物变成水泡,然后变成甘露,最后将无漏智慧甘露赠供根本上师、本尊圣众及空行勇士护法神等,像用吸管吸饮料一样,吸取头盖骨里面的甘露水,从而自己圆满了资粮,清净了业障,遣除了一切修持菩提胜法的违缘障碍,增上了一切顺缘、所欲的善妙资粮。 

 

外器曼荼罗

 

 外器曼荼罗,就是把外面世界当成曼荼罗而供养皈依天众的法门,有些经典里叫做“物资曼扎”,或者“外器曼扎”等不同的名称。经云:“十方世界与万物,莲花牡丹棋盘花,珍珠宝藏所集界,专一虔诚以供养”。外器曼荼罗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环境,我们不管处在什么地方,即使走在路上,比如看到美丽的花园,马上观想整个宇宙都充满着同样美丽的鲜花,然后供养给四宝,念曼扎文,再用三圣思想回向。如果看到松石、珊瑚或种种珠宝,马上观想整个宇宙充满绿松石、珊瑚、珍珠、青金石、金银、海螺、玻璃、铜与铁等珍宝,同样供养四宝,念曼扎文,再回向。如果听到敲鼓与单拔等法器声音,或者其它悦耳的音乐,观想宇宙中回荡着同样美妙的音乐,比如吉他、笛子、琵琶、锣、单拔、大鼓等悦耳的音乐,供养四宝,念曼扎文,并回向。如果看到美丽动人的女子、英俊潇洒的男子、富贵高尚的贵族时,我们观想宇宙间的天、龙与无染着的人间纯正天子天女,身披美妙衣饰,以歌舞和手里持着各种各样的供品,供养给上师以及三宝,念曼扎文,并回向。

如果看到丰收的谷物、美丽的草原、优美的风景、殊胜的环境、清澈的湖水,听到悦耳的鸟鸣、健美的动物,看到宏伟的宫殿,看到美食,看到财宝,所有一切令自己愉悦的东西与让人感动的事物,不执着、不贪念而把它供养四宝、本尊、空行、护法等,而后回向。

其实,不属于你自己所有的东西,或者别人的财富也可以把它观想以及不起贪心而转为曼荼罗,供养给上师和皈依天众。如果你能够不贪而供养的话,与供养实物的功德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现实中我们真正拥有的财物反而很难这样全然慷慨地供养出去,总有些吝啬或担心影响自己以后的生计,很难用全然无贪著的心去供养。一般对别人的财物,自心很少会产生贪心和吝啬等杂念,所以用别人的财物供养,也是积累福报的善妙之法。我们见到任何的物质财富,如是观想宇宙充满财物,当作曼荼罗而供养皈依天众,念曼扎文,并回向。

无论用观想的东西或自有的东西去供养,只要有三圣思想与无缘的智慧而供养,都是无上的供养。因为具备三供,所以功德无量,都会积累无边的福报资粮。三供是实物供养、观想供养、法性供养。如何修三供呢?比如,自己所看见的一种药材,供养给三宝是实物供养;观想宇宙间的无数的药材,供养给三宝,是观想供养;一切供养都应用无缘的智慧而供养就是法性供养。就是供者,供品,供境和功德都没有一个实有,都归回缘起性空而供养。《无垢经》云: “缘境观设供养,要有纯净发心,如是明显一切世界与万物,不离空性而供养,所供自性无缘而行,无上供云与法界性空平等,如此功德犹如沙子一般无量。”

 

财宝曼荼罗

 

 财宝曼荼罗,就是把自己的财物当成曼荼罗而供养皈依天众的法门,有些经典里叫做“享用庄严之曼扎”,或者“财物曼扎”或者“宝库曼荼罗”等不同的名称。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真实财物供养和布施以积累二资粮。

《大圆满法》讲:供养和布施都可以积累资粮。供养处的对象为上师和清净修行者,对他们的供养是大福报,辛色仁波切问占巴南喀大师:“一切善业之中功德最大的是什么?”占巴南喀大师云:“讲到积累善根有不可言喻的多种方式,我简略地讲,对具格善知识供养衣食是很大的善根。”辛色仁波切又问:“为善知识一年承侍和写书诵经念佛的善根相同吗?”占巴南喀大师云:“无明众生认为不贪不嗔而去写书诵经念佛的功德很大,实际上,不要说奉侍善知识一年的功德,为真正觉悟自心的大成就者奉侍一天的功德,超越抄写一百遍《大般若经》所积的功德。”辛色仁波切又问:“如果奉侍一位大成就者一天有那样的功德,那么,供养觉悟自心的大成就者和奉侍自己的上师善根相同吗?占巴南喀大师云:“奉侍一百位清净修行人的功德不及为自己的上师一根汗毛上涂芥子油。”“为何呢?”占巴南喀大师云:“供养一百头畜生不及供养一位凡人;供养一百位凡人不及供养一位持五戒居士;供养一百位持五戒居士不及供养一位净戒比丘;供养一百位比丘不及供养一位觉悟自心的大成就者;供养一百位大成就者不及为上师一根汗毛涂芥子油。”

因为,给我们介绍自心具备佛性的上师,他的恩德是无法言说的,无法报答的,所以我们自己一切珍爱的东西都应当毫不吝啬地去供养。对上师之外的修行者或僧团供养衣食,或供给自己所拥有的任何财物都可以为自己提供修行的善业。我们还经常供养一般凡人肉眼见不到的三世如来佛,或者佛国三宝,用五供要摆放整齐,要干净。比如,灯供要用没有杂质没有变坏的灯油;香供要用没有杂质没有断的香;供净水的杯要擦净,水不能不满或过满而溢出;供花是应当供养漂亮的鲜花,而不应以塑料、绢丝等为原料做成的人工花代替;供食子是青稞粉等做的,如果不会做食子,或者因为在气候炎热的季节,食子容易变质,就可以用饼干、水果之类的食物来代替。

食子供要用新鲜的,不能用自己吃剩下的、变质的或被口气沾染过的;由于吝啬供食极少或供上而不更换,都是不净的供养。为了我们今生可以获得并证悟不共殊胜的原始本智、未来进入极乐持明,特别是对寂静和勇猛天众、上师、持明大成就者、诸菩萨会供时,供灯、香、花、水、食,供法会等会获得无边的功德。

布施的对象是我们遇到的被痛苦折磨的人、动物或无形众生。《无垢光荣经》云:“我们布施的对象是非常可悯的。布施一百无形生命不及布施一旁生,布施一百旁生不及布施一凡人身,布施一百凡夫不及布施一贫穷人,布施一百贫穷人不及布施一残疾人,布施一百残疾人不及布施一渴望帮助中的残疾人。”就是说,布施一百位无形生命的功德不及布施一头旁生的功德,所以我们给一个极小生命一点布施功德也是无量的。曾经有一位穷苦人问如来:“为何我如此贫穷?”佛曰:“因为过去没有布施。”穷苦人又问如来:“难道一点布施都没有吗?”佛曰:“你有一次在草地上铺毯子吃饭,掉了一点渣,被蚂蚁吃了,你积累了一点资粮,你去寻找一个叫准嘎(译为蚂蚁穴)的地方,你会得到温饱。”此人找到一个叫准嘎的地方,在那里生活,果然得到吃饱穿温。因此,布施一百旁生的功德不及布施获得一凡人身的功德大,那么布施一百位凡人的功德也不及布施一位贫穷人的功德大。对一个穷苦的众生,哪怕给予一顿饭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无垢光荣经》云:“对于一个穷苦者,给予与刹那和平,无始劫积福报因,无边无际无法量。”意思说,对一个穷苦众生,哪怕给予他一刹那的安慰和快乐,将超过无始劫至今所积之福报,功德是无量的。给他们予以物质的布施,或用我们的语言给予呵护与抚慰等,都是无边的福德。在藏地有很多布施方法,比如,“鱼善”就是在海与湖里撒五谷杂粮,给鱼类等水里的动物布施食物;“蚂蚁善”就是在蚂蚁穴旁边撒五谷杂粮,给予地上的动物布施食物;另外还有给鸟类、流浪狗、流浪猫等动物布施食物,经常努力去做会有很大的功德。但现在很少有人去做这样的布施,而且更多人错误地认为,给鱼、鸟、流浪狗、流浪猫等动物布施食物做法是迷信的宗教信仰,是愚痴的做法,根本不信这些做法能增添福德,他们总之认为是在浪费五谷杂粮。

现在很多人只会消耗福报,却不会积福,他们到处消耗自己的福报,贪吃、贪喝、贪玩、贪用,还到处造业,不去积累福德。他们总认为我今世过得很好,来世谁还知道,干嘛做愚痴的事呢?布施给那些动物还不如自己用。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你快要饿死的时候,有人给你吃的,你一定会非常感激他,动物只不过是不会表达而已,但是它们也同样知道感激布施者,同时你已经积累了福德。有人说,我的条件不好,没有能力做这样的布施,实际上,我们平时的剩饭剩菜、甚至腐烂的东西都可以做布施,做布施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阿嗡吽”三个字来加持布施品,然后撒到河里,或者山里。我们经常要排不净的东西,包括我们吐的唾液,都可以做布施,做布施的同时,我们应该念“阿嗡吽”(三个字是代表诸佛的身口意)字加持,这样众生才能得到受用和满意,我们的布施才能达到圆满。另外,腐烂的东西都可以布施,我们在扔这些东西,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发心,虽然我们不能用了,不能吃了,但是很多众生都可以用,可以吃。我们可以发心发愿,可以做布施给那些众生。很多众生都特别需要,而且特别期待,通过我们的发心和念经,净化染垢,然后布施给他们,他们就能受用得到。

供养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布施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其实供养和布施没有什么区别,上供下施,实际上都是供养,也都是布施。这样我们就能时时刻刻培养自己的舍心,能谴除贪心和吝啬心,这就是做布施的主要目的。如果你没有财物去布施有形众生的话,我们还可以给无形的众生布施。在佛经里记载给无形众生布施有四种方法:火烟、水施、焦烟、舍身。

火烟在藏语叫做“桑”,又叫“煨桑”,意思是供施香烟,现在通用叫火烟。即是将很多香类、香树,比如松柏枝,还有干净的五谷杂粮等饮食品,即混有乳汁、乳酪和酥油三素的糌粑一起烧在火里,通过诵经观想把香烟和食物上供养诸佛神众和下布施六道众生,故被称为桑。在藏地供施香烟的地点不同,有山头火烟与河岸火烟,或者房屋顶等的差别。总的来说,供施香烟的功德无量的。

水施,就是在清净的水里放食子或者五谷杂粮,把水和食子等通过诵经观想,上供养天众,下布施六道众生,故被称为水施。水施的功德很大,因为经常做很多的水施不会让你生起我慢! 这样不生起我慢而能行广大供养布施,很明显的不会沾染业障及妄念的动机,而供施品也不会染到不纯净的妄念。因为水很容易拿到,我们不需要不择手段而获得,也不需要以不正当的方式取得,所以水施的功德无边无量!

焦烟就是布施给一切中阴里的众生,或者鬼类众生的食物,焦烟分为素烟与荤烟二种:即是将混有乳汁、乳酪和酥油三素的糌粑,或者粮食烧在火里,通过诵经、烟火,把食物给中阴或鬼类的众生,故被称为素烟;即混有血、肉、脂三荤的糌粑烧在火里,通过诵经、烟火,把食物给中阴或鬼类的众生,故被称为荤烟,这样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议。荤烟的血肉为自然死亡的畜生的肉,绝不能用被杀众生的肉。凡在佛法中用到肉时,都不能用特意杀的肉,也不能用市场上买的肉。自然死亡畜生的血肉不要浪费,是我们帮它们布施、做了功德的意思。如果以杀生来的肉去做荤烟,不要说功德,而是造了不可思议的恶业。因为佛视众生如子女父母,如果把亡子的肉放在母亲面前不要说食用,她连看到都不能忍受,所以错用荤布施会使佛菩萨远去。现在很多人不懂,在一些需要供肉的时候就去市场上买肉,这样恶业很大。

 舍身,就是通过观想和发心,以自己肉身作为上供养和下布施的物品。舍身分为素舍身与荤舍身二种。即是将自身的血观为清净甘露海,肉观为供养品,通过诵经观想,把肉身上供养天众,下布施六道众生,故被称为素舍身;即是将把自己的血肉骨等通过诵经观想,把肉身直接上供养天众,下布施六道众生,故被称为荤舍身,这样舍身布施的功德是无穷的。舍身不能随便去做,必要用禅定的力量布施出去,功德就不可思议。

比如水施看起来是又简单,又极小的供施,但功德却很大。过去,三界众生导师古日老尊大士面前,有一次来了一位饿鬼道的老太太,大士问:“你的生活如何?”老太太讲:“我饮食之中上师你布施的食物最大,又最纯净,所以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争夺,足够食用,这都是上师清净布施的恩惠。”大士认识到水食布施的功德,特别是以“康巴马垛玛”(给饿鬼水施的法门)给饿鬼布施更是大功德,上师一生中不断做此水施。

贡巴雍仲上师在一生之中曾经专修水施法,有一天他圆寂了,很多无形众生在哭泣与痛苦。喇嘛拉贡上师问那些无形众生:“你们为何哭喊与痛苦呢?”无形的众生回答:“真正能给我们饮食的上师圆寂了,没有人会再给我们食物了。”喇嘛拉贡上师说:“水施能够供给你们的生活,以后我来给你们做布施,不用伤心。”后来由喇嘛拉贡上师继续布施给他们,使他们感到满足,消除了争夺、愤怒和怨恨。他们非常欢喜地说:“上师无缘地回向给了我们,所以我们的身心安乐、在乐明无思之中可以由错乱归回到光明而安稳地睡眠。”就是能感到上师的发心和禅定功夫,无形众生互相说:“上面有一位(喇嘛拉贡上师)真正能做水施的大师,此外没有人会做清净水施。”其实我们做火烟、水施,焦烟、舍身,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我们给无形众生作布施,最好不要间断,因为渴望帮助的无形众生正处在饥渴的折磨中,所以他们有饥饿的大痛苦,就像我们没有吃喝一样。

喇嘛拉贡上师曾经在“南根金”的山洞中修行,有一天,食物只剩下一小团糌粑,他对弟子说:“用这小团糌粑做布施吧。”弟子说:“我们自己都没有吃的了,真是可惜,至少给上师做一点吃的吧。”上师说:“你在说什么,照我说的去布施吧。”这些上师们发大菩提心,不忍看众生受苦,上师们自己可以没有吃的,但不能缺少给无形众生布施;宁可自己饥饿也不忘布施众生,即使自己没有吃的也坚持做布施,这样的上师才是我们的榜样。这些上师重视布施的原因也在这里。《布施经》里讲你做多久布施一定要做多久誓言,誓言不间断地完成布施的原因也在这里。

为何说布施无形众生的功德很大呢?因为无形的众生就像失去母亲的流浪小孩,小孩马上饿死时,给他一口饭就可以解救他的生命。同理,虽然我们肉眼见不到那些无形众生,但他们比我们有身躯的人还脆弱还痛苦,如果我们能用真诚的心去做布施,这种布施就可以解救他们的生命,如果这种布施中断了,就好象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失去了照顾一样。所以火烟、水施,焦烟、舍身都要坚持不断地做,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早上做火烟和水施,晚上修焦烟和舍身是最好。一般经书把火烟、水施、焦烟和舍身称为“四布施”。经常能做到“四布施”是最好的,或早上做水施晚上做焦烟。修行人至少要做其中一种,如果一种都不做,不能称为佛弟子。

上述所讲的四种曼荼罗,如果我们由于吝啬都不去做,或是不净而供曼荼罗,比如为了名誉,为了别人的赞扬,或者产生了傲慢的思想,像这样供曼荼罗是很难得到利益的!或供完曼荼罗而后悔:“浪费了太多粮食,浪费了太多时间。”以上这样的思想就叫不净资粮。做任何一种曼荼罗的心都要清净,不沾染妄念和贪心,如此功德是无量的。供施不在物资大小,而在心灵大小和净与不净之上,如果心净,小小物资供施的功德都不可思议。比如,曾经有一位土司,很有财富,经常行善。一次他打了一个大铜缸,装满酥油,用一匹布做成灯心供灯。同时他的奴隶中有一位非常虔诚却很贫穷的老太太看了之后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供个灯该多好哇。于是她去土司的夫人那说:“希望您能在我的头上涂些酥油。”(西藏人以酥油为护发品的)因为她不敢直接讲要酥油是为了供灯,所以用这样的办法想得到一点酥油。于是夫人给她涂了油。老太太回去后用热水洗头,等水凉了,拿到了一点点的酥油。她做了一个非常小的供灯,供在土司的大供灯旁边。奇怪的是,这小灯比土司的大灯还要亮。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把土司的大灯吹灭了,而这小灯却没有熄,而且更加发光,让人惊讶。土司叫来他的国师问原因,国师讲:“这是发心净或不净原因,贫苦的老太太的灯虽然小,但发心纯净,别说这一阵风,就是坏劫的金钢风也不能灭这盏供灯。您的灯虽然大,但发心不净。”

我们积累福报资粮所供的物品或多或少,或普通或珍贵,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动机是否纯净。每当做完供养之后,既不可贪图、悭吝、后悔,也不应有求回报、想从供养对境身上得到好处等不善的念头,应以大慈大悲、菩提心为基础;其次,不能傲慢和嫉妒;最后还要发愿,并回向于芸芸众生去积累功德。

 

空性曼荼罗

 

 空性曼荼罗,就是觉悟心性之后即将空性当成曼荼罗而修法,有些经典里叫做“法性曼扎”,或者“法界性空曼荼罗”,或者“空相曼扎”等有不同的名称。空性曼荼罗和上述所讲的四种曼荼罗修法不同。上述所讲的四种曼荼罗,都是我们在没有悟道之前,积累圆满福德的法门。

空性曼荼罗是觉悟殊胜正法与心性之后唯一专修法门,如何修呢?一个真正觉悟心性的成就者,可以用内在的一切与心性做曼荼罗来供养,即将无生无灭的如来藏(显宗讲的阿赖耶识)作为曼荼罗基础。五门识(依于五根门生起之识,即眼、鼻、耳、舌、身)把对外境产生认知的一切作为供养物,包括产生的认识可以观想成不同的供养。五种根门识刚显现的一切,还没有来得及加以分别,在空性的见解下让一切清净地放在那儿,等于没有用习气或凡夫的意念去污染它,这时候显现归回于空性而供养,而且我们可以所取能取二者、法我执和人我执、执着外境和内心二者有真实存在的虚妄而分别等尚未显现出来时,一切显现归于空性而供养,这种方式也可以成为一种供养,这叫空性曼荼罗。

 其实我们在生活之中的一切妄想和错乱的感觉,都犹如水滴归入大海一般,万念归于缘起性空与本来面目时就是供养。为何说万念归于缘起性空是供养呢?其一、缘起性空本身是法身佛;其二、万念归处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佛性,是心性,这才是真实的供养。比如万念如大海里跳出来的水滴,水滴离开大海时它并不是大海,是一滴水,但水滴归入大海时,水滴和大海融为一体,也回归了大海的本性;同理,阿赖耶识、五门识显现出来的一切思索及妄想,首先是从法性本空之中出现的,叫做幻想,但妄想返回进入法性本空时并不是幻想而是空,那时侯,空和明不一不二,无法分别,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智慧,积累无上的福报。空性曼荼罗是觉悟自心以后,或者见道以上的人所供养的,也是把证悟自心、万法本质的智慧当作供品,供养给自心本觉如来。

未觉悟之前,要修前面所言的四曼扎,需要先建立证悟之基础;觉悟后,得到不可思议的法性智慧,自然能够供养空性曼荼罗。空性曼荼罗,是见道以上之十地菩萨所供之法,也是出世间的曼荼罗。一般凡人是无法供养这种空性曼荼罗的。要觉悟自心,就要看破红尘,破除自我,放下自己,不能太高估自己,这样才能够达到法性境界。空性曼荼罗又称为自心曼扎,即以阿赖耶识为曼扎盘,五根六识为供品,以清净而无杂念的心态,供养给上师以及三宝。

但我们要修到这样的程度必要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不然的话,就如前所讲的“大海中难生火,混乱中难住心。”我们在上面反复地讲过,必须有完全的出离心,必须有为我们长远的生命负责任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扔垃圾一样,抛弃凡夫心的种种想法,抛弃习气中无明的烦恼。一般佛经提倡,真正的修行人必要到僻静的地方,这是很重要的。但这个决定必须由自己来下,如果不是自己有决心,父母的爱恋、朋友的挽留、社会的压力、寺院和地方官员的规矩等等,轮回之中的这些所取能取,就会像枷锁一样使我们走不出家乡,而且自己连爱好行善学佛修行都没有自由。如果只有自己下决心,或者不想延缓行善的话,现在就是获得暇满人身宝的时刻,世上根本没有比自己更大的权力者,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决定,不听别人阻挡延缓行善之语,不被外在影响所驱使,不要使你的修行被别人扼杀。如今很多人心里虽打算去实修,但却迟迟没有正式地采取行动,一直在拖延时间,心散于懈怠懒惰之中,这种人是不会得到好机会的。有的人不但自己不实修正法,同时也不让他人修法,耽误他人的时间,挫乱他人的信心,从而造作了很多罪孽。

总而言之,不管是上师、师父、官员、父母、亲人、朋友等个人或任何组织,阻挠别人的修行都是极大的恶业。幸饶弥沃如来云:“杀一百个生命的恶业不及拖累一个众生修行的恶业重。”又云:“拖累别人的修行,将来拖累者和被拖累者,会有在几亿劫中受轮回的痛苦。”《经部》云:“有权的国王要关照修行者,对恶行加以严惩。”比如立法去限制修行是不应该的,而且罪过很大。佛云:“让一个众生不信佛的罪过,胜过杀一百人的罪过,杀百人的罪过导致轮回,若不让一个众生信佛,生生世世都要轮回。”如果给修行者提供条件和帮助,其福报与自己修行是没有差别的。幸饶弥沃如来云:“我能坚定地说,断除延迟懈怠、立即修行的行善者福报很大。”

在大乘佛法对于修行的环境要求比较高,要具备五个条件,总之方便为重。比如要有水、有柴、僻静、远离村落的山洞和地洞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山洞,有避风雨的小房间也可以。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下定决心,将我们的身语意与三门的一切事情都要放下。戒律大宝法王(贡哲日措巴)讲:“获得心祥和的地方就是寺院(就是僻静的地方)最殊胜。”在僻静的地方是为了使我们三门清净,远离轮回中繁杂的思维,得到身心的祥和,同时有精进不懈的时间,这是主要的目的。

很多善知识先驱们讲:“为了逃避轮回中的痛苦而躲在僻静的地方,享受安乐是没有作用的;每天不精进、不清醒地闲适着,睡懒觉也是没有用的,必要苦行啊!”如果没有出离心,以逃避的心态去闭关,或者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是不会解脱而成就佛的。所以内心不能烦躁与马虎,必须精进,三门一致。身心就像把线穿进针里一样地集中精神,要像在银器上贴花一样小心翼翼,不能有一点差错,不能浪费一秒的时间,时时刻刻都要安住在上师指点给我们的见解上,不能跟随烦恼瞎跑。如果不是这样,自称静修或苦修者,身虽然坐在僻静的地方,但心却变为凡俗,或者每天跟随烦恼跑,身在坐垫上却成年累月地积恶业,这叫做“身坐在垫上,心积累五毒”。

经过多少年也没有对自我的认识,无法给自己一个交代,完全在彷徨和懈怠中浪费了生命。如果这样的话,即使是呆在僻静的地方也毫无意义。

《极密经》讲:“这样的修行者身体就像老黄牛一样懒重,思想就像野马一样不羁。”就是说身体虽在安静的地方,心却在做生意与到处乱跑;身体在安静的地方,心跟随亲友四处游荡,就像猴子关在房子里一样,身关在山洞里,闭着双眼,心却散飞于他处,这种闭关是再长的时间都不会起作用的。身体在安静的地方而思想没有片刻停歇是不行的。我们要观察自己,无论你在山里,或者寺院,或者城市里修行,修行不是修身而是修心,修心就是禅修,禅修就是修止、或心静、或入定。总之,修心就是修炼自己的思想。为什么要修炼我们的思想呢?因为我们的思想是非常复杂而不受控制的,本来我们以为自己是思想的主人,其实我们却是思想的奴隶,它根本就完全不听从我们的指挥,就象放荡不羁的野马一样。所以我们要教训自己的思想,就像将野马驯化成为良驹一样。很多修行者虽然身体在山林里,可思想依然停在纷乱的城市中,渴望感受城市里五光十色的生活,这样修行心永远也静不下来,永远也无法解脱而成就。

占巴南喀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呆在山里却生起了傲慢”。为什么大师这样讲,因为我们并没有仔细去观察自己的相续,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该断除什么。很多禅师想“我在山里用一生的时间修行,能具备我这样见解的人太少了”。比如说,过去有一位脾气暴躁的人,他下决心去山林修行,经过很长时间的修炼,最后他觉得自己减少了脾气,但他一个人在修行当中产生了傲慢,他所要断除的却在修行中产生了。有一天他给朋友写一封信,让朋友来见他,信中说自己没有脾气了,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朋友觉得应该去拜访他,而且试探一下他究竟修到了什么程度,就给他带了一些他不喜欢的食物和东西。修行人一见朋友带来的都是自己不爱吃的食物,立马就发怒说:“你为何带来我不喜欢的东西呢?我在山里修炼了那么长时间,你应该尊重我,我现在可不是以前的凡人……”结果朋友很失望地回去了。很多禅师也一样,一个人在修行当中产生了傲慢,他本来应该所要断除的却在修行中产生了,我们无法接近他,无法同他探讨佛法,他觉得:“我都修行一辈子了,你们懂什么呀,不要说讨论,我讲的你们听都听不懂。”就这样他用长者和成就者的眼光轻视一切,使得傲慢和烦恼越来越多,相续越来越僵硬,欲望越来越大,对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修行者在死亡的时候,不是进三恶道,就是成为害众生的恶魔。

在大圆满的故事比喻中讲到:“愤怒的僻静处禅修者成了水鸭子,贪婪的禅修者生在地狱。”

空行母阿萡让卓谒言讲到:

软弱无力乞丐我,

游荡六道轮回中,

转遍三大恶趣道,

走过窄长中阴路,

观赏是非表演戏,

见到奇异表演是,

见到菩萨堕轮回,

见到道者贪财物,

见到善者跟随魔,

见到瑜伽道途废,

见到导师错乱心,

见到禅师进地狱。”

意思就是空行母阿萡让卓游荡在六道中,从下三道游历过来,走过了窄长的中阴通路,观赏到了很多奇异正义与邪恶的表演,比如菩萨是脱离轮回的,但却在三大恶趣道里见到自称菩萨的人;本来成道的人,一切都是放下的,但我见到很多自称成道者贪财物而堕落中阴里;本来积德行善者,降伏恶魔鬼心,但我见到很善者鬼迷心窍;本来瑜伽师是修行到位的,但我却在三大恶趣道里见到自称的瑜伽师,半途而废堕落三恶道的;本来导师与超度者清净一切妄想,但我在三大恶趣道里见到自称导师与超度者,心跟随烦恼跑,走火入魔多得是;一般禅师都是脱离三大恶趣道的人,但我在三大恶趣道里见到自称的禅师进入地狱。这些都是在禅修时没有观察好自己,他所要断除的却在修行中产生的恶报。

杰尊.夺巴日绰巴讲:“我们身多活动,言多妄语,意多幻想,这三种是修行的障碍。行动多,改变多,想法多,这三种是修行的敌人。”比如身不能安住,到处走动;又比如修行地不定,到处搬动;又比如修行时这个那个想法很多,心不稳定。现在很多修行者这样,不在一处修行,而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去不同的寺庙住一段就走。别人问起来:“你去哪个寺庙学习了?”他也认为自己去过不少地方学习过,还能数出一百多座寺庙的名字。可只去过有什么用呀,一说起来就是这个寺庙环境不好,那个寺庙僧团不和,那个寺庙住持修为不好……等等,总之每个寺庙都没什么好学的。这样的人用好多年到处寻访,可惜的是在哪里也没有完整地学会一部经文。特别是现在汉地的学佛人,今天东拜师傅求法,明天西拜导师求道,后天南拜大师求神通,一生拜了几百位大师,从汉地跑到藏地,再从藏地跑到海外,到最后还是没有学到一种法门。每次见一位高僧时,都问自己的本尊是谁,慈悲的师父告诉你也没用,你必须要自己修好。很多人光是问自己的本尊,反过来却不修,真是有很多这种人。就像杰尊.夺巴日绰巴讲的那样,一生奔走却没有学一个法门,没有修到一尊本尊,这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我们必须要认识而且必要远离这些,要不断地消除傲慢,不断地锻炼相续。占巴南喀上师的心子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达最高的境界?”上师答:“你把自己降低一点与谦虚一点,就可以到达最高的地方。”把自己摆到高处,或被抬到高的地位,会产生一大堆头痛的问题,我们谦逊一点自然会在高的地方。才翁仁孜大士讲:“具备锻炼相续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剪断我执的绳子吧!不管你听到过多少教诫,主要还是能降服自我,这是容易获得大义的方法,要明白,要证悟,要记在心中。”辛大师讲:“修行主要是能调柔自心,如果能够调柔自心,就会证悟平等真谛的见解,证悟平等才能远离我执和偏见,远离我执偏见就是佛。”所以作为修行者不要去关注别人的缺点,而要多反省自己,反观自心,当你发现到别人的缺点时,我们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缺点,马上就要消除,不能拖与耽误时间。实际上,去说别人的缺点本身就是自己最大的缺点。

杰尊.夺巴日绰巴大士讲:“作为具格善知识,必要远离缺点,远离缺点必要认识缺点,之后要消除,若是光说别人缺点,这不算修行。”喇嘛拉讲:“不要去同别人讨论,还是同自己讨论一下吧!不要去挖掘别人的缺点,还是去挖掘自己的缺点吧!不要去抱怨别人,还是抱怨一下自己吧!”很多人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会说别人,但却没看到自己的缺点,这种人不是具格的善知识,也不算是修行人。因为,光说别人的缺点不但不能消除自己的缺点,反而能增加自己的恶业。我们要达到没有缺点的境界,首先就要认识自己的缺点,然后不断地改进,这样才能成为没有缺点的善知识。一个傲慢的人永远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站在谦逊的立场上,驯服我们的相续,要有病乐亡喜的思想,精进修行。如果不是这样,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是很难修证的。如果你能在僻静的深山中安好座位,完全地修行菩提,你也不会讥饿的,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真正修行人饿死的现象,我们若真心修行会有神灵为我们提供方便。西藏谚语讲:“精进的修行者善神也会守护。”《经》云:“曾经有一位幸饶弥沃佛的重要弟子叫雍仲珠辛嘉汪,在珠日岜威的森林中修行,那里的神和龙都为他护法,甚至灵猴都为他提供果实和药物,天女和龙女都围绕供养。”如果一位具备不灭三昧的善知识到了无人区也会得到神龙的帮助。

在达郭岗阴山中,曾有修行者住洞修行。一天洞口塌了,行者无法出去,但他还坚持修行。当食物断时,发现洞里出现鹿的尸体,于是继续修行。鹿肉快吃完时洞里又出现酥油和奶渣,又继续修行。后来,突然洞中又出现一人道:“修行者,你是继续在此修行,我来提供食物?或者你想出去?”行者讲:“我想出去。”来人讲:“你闭上眼睛跟我走。”行者发现自己到了山洞外面,他才知道来者是达郭山神。

拉日宁波上师讲:“在护法的护佑下产生内心的见解是最妙的。没有食物时尚能持续个人的修行,神灵都会崇拜而提供食物,这样产生觉悟是最妙的。”能这样修行的上师,自然就会达到空性曼荼罗的境界,心中会产生智慧资粮,自然就圆满智慧。如此积累二资粮时必要连接前行发心、正行无缘空性、后行回向等三圣心。一切佛子与菩萨们积累功德和消除业障完全是为了天下众生,而不是为了我们这一世的成就,若是只为了自己的解脱,那就不是大乘佛法之路。积德行善和消除业障完全都是为一切众生而发心,不能有一点点自私的掺杂,这是非常重要的。

经云:“无自私就是利益众生,就是菩提心的根本之一。”《光明库》云:“无自私的修行是快乐的。”断掉自私之后,在自家,或者别人家,或者外地积德行善和消除业障都是一样的,没有丝毫的差别,都是要断除自私自利而利益广大众生。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积累二资粮和消业,都要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和行为,这非常重要。积累二资粮的意义就是积累福德资粮,为了利益众生会获得化身佛与报身佛;积累智慧资粮,为自己会获得法身佛。依《俱舍论》记载:“积福使人得化身(佛),智慧使人得法身(佛)”。

所以希望大家都要时时刻刻修持积累二资粮的方便法门 -- 曼荼罗。

祝大家福慧双至, 法喜充满!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