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的基本常识---前行
时间:2013-9-13 16:39:17 作者:泽绒洛吾堪布 访问量:
四、上师的三特点——上师三品
修行乃是一种生活,是灵修道路上的各种体验。但若缺乏上师的引导,则难以体会到修行的真正含义,甚至会走火入魔。修行的旅途中,恩师的指点重于一切,因为修行是成佛、觉悟的上层道路,需要有实修经验的恩师指点。我们就像一群盲人或者不熟悉旅途的游客,如果没有领路人或导游的指点,非常容易迷失方向。依怙上师是修行的起步,如果一切修行从依怙清净的善知识做起,修行觉悟道就不成问题了。
西藏佛教里师父又被称为上师。所谓“上师”,是指能让你觉悟本性、解决根本问题的无上导师。上师的“上”,有至高无上之意,即功德无上、慈悲无上、智慧无上和诀窍无上,因为上师替代了佛向众生传递觉悟精神,解决其根本问题。《经部》云:“若无上师,则无成佛,一切如来,皆源上师。”金刚上师是传授密宗和大圆满胜法之师,是传递觉悟本性、超越轮回的上层道路之师,是方便与智慧相容的无上导师。所谓“金刚”和本教典籍中的“雍仲”,是永固、不动摇、不二智慧即非二元论之意。
依怙上师非常重要,但依怙上师时往往会依错上师,导致出现修行上的很多障碍,所以西藏佛教对师父有严格的要求,不是谁都可以做上师。如今很多走在修行道路上的弟子,因为生活、工作、情感等各种压力,跑遍藏汉各地,单凭自己的感觉就乱认上师,实属遗憾。据藏传佛教经典和论典所述,上师要具备很多条件,譬如:精通佛法、心怀慈悲、实修经验。
1、理论精通——学识渊博
理论是实践的认识,而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在灵修道路上两者缺一不可。现在学佛之人容易走极端,要么倾向于实修,抛开理论,从而产生很多误解、邪见;要么偏重于理论,不注重实修,如同学术研究,只停留在知识文化层面,得不到真实的智慧。作为肩负教诲弟子的师父,必须具有经过听闻、思考和修行得来的智慧,以及在实践中累积的善巧方便即诀窍,否则难以度化弟子。尤其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思想杂乱,欲望过多,这样的弟子不听师言,不顺师意,一切依自我而行持,今天修这个,明天修那个,最后一事无成,一无所获。我们要知道人生很短暂,没有时间去学习过多的方法,而且学习过多的方法不一定真的能成就,重要的就是要一门深入。
过度听闻不一定有助于成佛和觉悟,要得智慧并不代表要懂得很多道理。我们需要简单、明了、直接、不违佛言之诀窍,但要遇到能如此传授诀窍的师父如今却少如昼星,所以我们要寻找清净善知识、认真检验上师,做好依怙上师的每一项工作。修行人应尽力做到大智若愚,因为我们已经够复杂,若再复杂则会如暴饮暴食后没法消化般痛苦。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去学习和修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从经典与论典中吸取精华,净化我们的心灵。良美大师云:“上师需具备渊博的智慧、对弟子怀有慈悲和拥有善巧的方法能够度化善徒。”
2、心怀仁慈——慈悲心肠
所谓心怀仁慈是指师父的慈悲。若师父缺乏慈悲心,讲任何法都只是随便当做应酬,不会利益到弟子的修行,也不会有很大的加持力。无论在讲课、还是在引导弟子静修和观修时,都必须用忍辱和包容心引发的慈悲心来摄受弟子,用无限的包容来感化弟子,传递心法,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用心听课,用心讲课,师徒二人相互积极配合,恩师的加持才能传递给弟子,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应把师父当作医生,把自己当作病人,自己的烦恼就是心病,接受佛法就是治疗心病。如果师父没有爱心,弟子就无法感受到他的关爱、加持力。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师父对弟子传法是为了让他觉悟本性,发现自己,脱离生死轮回,而不是糊弄弟子。
之所以师父没有时间传法,是因为其缺乏慈悲心。如果师父具有真正的仁慈,他就有充裕的时间传法、关爱弟子。现在很多师父,去汉地或者海外招收了很多弟子,但收了弟子后又不去管他们,把他们扔在一边,自己混在俗务杂念中,忙这个、做那个。其实,师父如父母,我们则是像刚进学校的小学生,非常需要师父的指点、关照以及引导。如果弟子信心有限,师父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弟子生起信心,任何东西都是可以培养的,包括信仰、静修和观修。但需师徒二人的配合,才能做到完美。
如今很多师父有心无力,感化不了弟子,导致师徒之间不合;有的师父有力无心,导致没时间传法或者调教;有的师父不传正法,仅传授教派分别的思想,导致教派对立,弄得一塌糊涂。佛法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体验,是在静修和观修中取得的生活。
3、实修经验——实践
所谓实修经验是培养不极端、无执着、不偏颇的内在修行,通过静修和观修等培养无私的爱,建立自己的定力和信心。当仁慈与理智,同时达到相融圆满的境界时,实修就会得到圆满正果。所以实修即实践经验,对成佛觉悟非常重要。作为一个师父,最起码要具备实修经验,即受过灌顶,接过传承,听闻过实习方法,通过实践闭关培养自己的内在智慧。其实,内在智慧就是通过实践而累积的经验,也是从经典与论典中吸取的精髓。此为大圆满心法无数大德代代相传的实修经验,对弟子大有裨益。
实修不是随口而谈,而是通过实践的经验慢慢体会。若没有亲身经历,一切修行则如儿戏,闹着玩玩,说服不了任何弟子。如今听闻、思考佛法的人不少,但实际修行的人却非常稀少,我们应该通过静修、观修培养我们的止观意志。静修和胜观,会让自己成为更加完善之人。
所谓传承不间断是指历代高僧从经典和论典中所吸取的精华,是大德们精进培养的心法,也是大德们代代相传的实修经验。实修经验并非是哪一代人能一蹴而就的,它吸取了无数大德,大智慧者的智慧结晶、慈悲的精髓,成为有说服力和想象力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对之要了解、信任,不能把它简单化。西藏佛教很注重传承,它保留了自古以来出世于人间的无数大德们的实践经验、生活模式,体现出很多大德的仁慈、理智,所以不能轻易将传统丢弃。
我们不但要依怙上师,且要长期依止上师,学习上师的实修经验,通过实践经验创造突破无明的智慧。所谓依止上师就是跟着上师,诚心实意学习觉悟道精神,学习师德,通过师父的实修诀窍累积来净化自心。所谓长期依止上师,不是一两天或者一两年的事,而是要一辈子依止上师,学修上师的实修精神,直到觉悟为止。依怙上师并不是天天跟着师父,帮他解决生活问题,也不是说寸步不离地天天跟随他,而是要真心学修师父的实修经验。依随好的师父,并不一定需要师父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只要是能让你产生信任、尊敬、接受之心,师父的作用就会发挥。譬如:你有师父,如果你能常常忆念他,你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个皈依弟子;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想起师父,你就能够想起你是个修行人,知道自己是位修行人。师父会在你修行或者做人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他时刻都会提醒你。
如果能遇到令人入道、领受诀窍、得到加持的上师,那最好不过。若有一颗自然生起的慈悲心,即使不是颇有实修的大德,我们也可以拜他为师。贡佐巴大师云:“若有一片慈悲心,你就可以拜其师。”他对上师的要求,就是要具有毫无私心的仁慈心,具备仁慈,就可以授课。依止上师时,需要弟子的诚恳、信任、恭敬和赞美,否则受不到任何加持。《西藏大圆满》云:“你若把上师当作佛菩萨,你所得的加持就是佛菩萨的加持;若把上师当凡人,你所得到的加持就仅是凡人的加持。”所以,真诚的尊重老师,比任何事都重要。真诚让你实现梦想,让你得到别人的重视。譬如:当你得遇某人时,若以朋友的身份交流,就只能看见朋友的部分特征;若以师徒的身份交流,你就能感受到师父的加持。由于交流方式、心情、环境与动念不同,自己对今天的他和明天的他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也许开始时并不那么尊敬他,但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发现他的很多优点,让你越来越尊重他;有的则相反,刚开始也许很崇拜,但时间久了,却渐渐发现他丑陋的一面,自己也就失去了尊重之心。
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上师。《大圆满》云:“只要有虔诚的信念,芸芸众生都是我们的上师。”上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自己修行到位,上师将时刻摄益你,引导你,指点你。《西藏大圆满》云:“首先以喇嘛为上师;其次以文字为上师;最后以自心为上师”。首先依怙自己的师父,把修行的基础打好。其次在师父座前听闻佛法,通过思考文字内容,深入了解佛法。佛说:“将以文字代替佛,恭敬经文如敬我”。文字是佛的智慧,法的代言者,历代师父的实修精髓,所以文字也是我们的师父之一。最后在认识佛法的基础上,好好实修,觉悟本性。如果能把芸芸众生当作我们的上师,那么我们的傲慢将自然消失,由此才能看见别人的优点,看清自己的缺点。此时此刻,你的修行将无处不在,你的上师也将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