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本教文献 - 积资粮七法——积福之七种方法

积资粮七法——积福之七种方法

 


时间:2013-9-13 16:41:34 作者:泽绒洛吾堪布 访问量:

资粮是指福德、善报、福泽,是利己利人的良好行为,是能让我们幸福、愉快的善业,也是成佛和解脱的重要因素。资粮是成佛的资源,脱离苦海之源泉,婚姻的连接线,赚钱的大资本。佛教倡导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修道。资粮道和加行道虽未能洞见赤裸本性,但对无我和本性却会形成概念或明显的了解。
譬如:没去过西藏的人,虽没亲眼目睹西藏的情景,但看过有关西藏的资料或者听别人介绍过,因此对圣地西藏也会有概念的了解,这相当于资粮道。然后,通过文字资料、录像镜头或者听别人介绍,深入研究它,使我们更加熟悉西藏,对西藏的认识更加明确和熟悉,称之为加行道。但这都不如亲眼目睹。而当我们到达拉萨,初次目睹拉萨的美丽风景时,心里可能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会觉得“原来拉萨的风景是如此的优美” ,对拉萨的风景就会有前所未有的感觉和认识,这就是见道。修道是在见道的基础上,反复了解和研究,越来越熟悉,最后彻底证悟无我正见。譬如:亲眼目睹拉萨的优美风景,但不一定很熟悉拉萨。要了解拉萨,还得通过时间来慢慢的熟悉,才能正确地知道拉萨有多少道街、高楼和商场,这好比是修道。
在资粮道和加行道时,就是累积资粮、打下认识无我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人皆可成佛,皆有成佛的机会。但是,就像萌芽不但要种子和良田,还需具备湿度、温度、适当的气候和农耕的辅助一样,成佛不但要有佛性即成佛的主要因素,还要具备很多次要因素,包括福报积善积德。才能健康的成长。当学修见道和修道时,是培养智慧即无我正见的时候。这种智慧其实是众生本有的,只是暂时没能发挥出其本能而已。实际上,我们的本性本来纯正,是一尘不染的,但是由于无明和自我的污染,导致我们看不见本性,看不见真实的自己。
智慧就是认识无我,即认知本性的精神,这种智慧是众生的本能,是福德资粮的成果,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清净本能。若镜子受染污,就看不见镜内的影子。但污染与镜子不是一体的,灰尘只是暂时污染了镜子,所以染污是可以远离的。同理,我们的本性与烦恼染污也不是一体的,污染是污染,本性是本性,污染乃暂时状态,随时都可以远离。
七资粮是累积资粮的七种方法,是累积善德的七种诀窍,几乎西藏密法的每部经典都有七资粮修法。七资粮分别为:傲慢的专治是礼拜即磕头;恶业的对治为忏悔;悭吝心的对治乃是供养;妒忌的对治为随喜即衷心祝福和欢喜他人的好;愚昧的对治是求师父传法;邪见的对治为恳求恩师长寿;自私的对治为回向;瞋恨的专治是慈悲心。
1、 磕头——大礼拜
磕头就是礼拜或者敬礼,也是放下自大、傲慢或者打败自己之意。人们总是战胜不了自己,无法打败自我,因为他们被自我和傲慢所占满。敬礼有身口意三门之礼,身体之礼为诚心诚意磕头,如理如法地礼拜;语言敬礼是如理如法地赞颂善知识、三宝以及父母;意敬礼是虔诚、相信因果、相信三宝和恩师。通过三门礼敬来清净三门,改善三门,提升自己的三门素养。
由于每个民族、区域的文化不同,他们的礼节方式也不一样。礼节只是表现内心的诚恳、呈现真诚心的方法。每人表达感情的方法不同,佛教即是以礼拜来表达自己的虔诚心。如果世上没有礼拜,则无师生、前辈与晚辈之关系,父子、母子关系也将会陷入危机,所以礼节是很重要的,礼节可以说是礼貌的表现。对儒家思想而言,礼、信、仁、义、智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礼就是礼节,礼貌,礼敬;信即是讲信用、相互信任、信赖,同样的佛教认为信任、恭敬和尊重都很重要;仁即是仁慈、仁爱,就是不能自私;义即是义气、正义、正直,讲义气;智即是智慧,不是小聪明,要明白大道理,明白自己的真实本性。
这里所讲的礼是指大礼,是为了觉悟本性的无我智慧之礼,是诚恳、虔诚的表现,是彻底征服自心之礼,是打败自己的呈现。礼拜让我们积福、消业、展现无私无我的智慧、打败自大傲慢的我们。傲慢是一种让人难以发现、度化、调整、驯服之隐形毒素。礼拜就是傲慢即自大的对治法,它不仅能克服傲慢心,也是表达对上师的虔诚、接受恩师加持的极妙方法,更是领受三宝加持的方法。本教《心经》云:“诚心顶礼,使打败自己;打败自我,才能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才能认知本性。”礼拜不是为某个佛、菩萨、大德,而是为消除自身的业障,累积成佛、解脱资本,或积累世间幸福的资源——“福报”的最佳方法。礼拜能达到消除我们心中的自大、傲慢、自我,并彻底放下自己、打败自我,走向无我境界的效果。
大礼是五体投地之礼,是礼拜中最殊胜之礼,是嘉幸弥鲁桑勒曾对拉幸雍斯达巴——清净天师所行之礼。行大礼的姿势为:将四肢伸展开来,身体匍匐于地,呈五体投地之势。若为病人、老者或身体孱弱者,可免行大礼,改磕小头。所谓小头,就是四肢蜷曲于地,以头碰触上师双足。由于人的最高部位是头顶,最低部位为双足,以自己的头部碰触上师的双足,自然能消除心中的傲慢、自大。《集经》云:“四肢为身礼,赞颂为语礼,诚信为心礼,三门合和为顶礼。”《明灯经》云:“四肢或五肢分别为:虚空支为头部、风支为右脚、火支为右手、水支为左脚、土支为左手,”两手如同即将开放的青莲花、两个大拇指形喻如意宝,蜷曲在手掌内。
顶礼具体形式如下:站立时身体如竹子般笔挺、两足脚跟要并拢,观想自身为应有尽有的尊胜宫殿、须弥山,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色、声、香、触等美好事物都具备于自身,并以此供养给上师及佛菩萨。然后,双手合十于头顶,形如含苞待放的青莲花。观想自己将所有美好的供品均供养给上师的身,进而消除自己身体所作的一切业障,随后合掌于喉轮,观想将所有供奉给上师的语,消除因语所作的一切恶业,得到佛的六十支妙音等一切功德,能描述八万四千法门;接着合掌于心口,观想将心供奉给上师的意,消除因意所作的一切罪障,获得佛菩萨的博大智悲力量,顶礼就此完结。顶礼所得殊胜成就为:得到上师及所有佛菩萨的三密殊胜功德,自己与上师合而为一。
顶礼是佛教的道德礼法,顶礼时如理如法,就能深刻的领会到佛的仁慈与智慧。佛教中,顶礼、观想、每个动作、身体的每个姿势,都代表着觉悟后的仁慈、理智,所以应加以注意。如合掌于头顶时,只能高举头顶之上,而不能如孔雀顶礼般置于脑后;当合十于喉轮处时,不行邪教鼻礼,即不能合掌于鼻端;双手合十时,须把两个大拇指蜷曲于手掌内;合掌时紧闭掌,似含苞待放的青莲花等。
顶礼时,应把自身观想为如恒河沙般的众生。磕头时,应将自己今世的母亲观想于身右,今世的父亲观想在身左,今世的仇人观想于身前,芸芸众生围绕四周,与自己一道磕头、积福、礼绕、消业行善。若如理如法的磕头,将得转轮圣王之身、暇满人身,并逐步得到佛的正果。开始修佛之人,无论磕长头还是短头,都要有顶礼之对境,即上师、佛菩萨、三福田等皈依资粮田,进而获得自心的皈依对境。
2、 忏悔——悔恨旧时罪过
恶业的对治方法为忏悔,消除恶业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忏悔。无论做过什么样的罪行,只要诚心忏悔,没有消不了的恶业和罪过。忏悔是消除业障、清净自心、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最好方法。忏悔的第一大法就是知错,不但知错,而且坦白。夏匝巴大师云:“过不为过,不知过才是过。”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善良,没有错,没有罪过,这就是没有智慧之故,也是不知错之原因。真正善良的人不会说自己很善良,佛菩萨也不会说自己是佛菩萨。不要自以为自己善良,不要以为自己没有错,如果没有错,怎能转世于轮回中受苦,没错怎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教《普明如来经》曰:“为曾过失而忏悔,今后誓死不再错。”知错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认真提高发现自己的大智慧。知错才能彻底悔改和不再犯,知错才能发现自己,知错才能更新自己。
本教忏悔法倡导四对治力,简称四力,其一、是羞愧力即知错后的后怕和羞愧心,其力量很大,能使我们彻底铲除烦恼;其二、所依力即是忏悔的证人,忏悔时我们必须找一个能信赖的对象作证人;其三、对治力即是具体的忏悔和消业方法;其四、根除力即是彻底铲除罪根之力。
第 1 2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