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本教文献 - 西藏本教常识问答系列

西藏本教常识问答系列

本教常识问答


时间:2013-9-21 12:47:32 作者:泽绒洛吾堪布 访问量:

本教简介

很多狂热的宗教分子认为本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有人认为它是古藏人对万物、神灵的崇拜,也有人认为它是古藏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门非常具有哲学式想象力和说服力的学科,作为一名藏族人,或一个藏传佛教的信徒、爱好者,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全面了解本教文化,因为她是西藏文化之源、藏传佛教之精髓,融合了象雄与吐蕃人民代代相传的实修精髓和生活经验。

 问:“本”的概念和内容包括什么?

答:据本教典籍记载,“本”是古代藏文典籍中反复出现的概念,使用非常广泛,万物皆可称为“本”。本教经典《东陂玛》云:“‘本’为‘不动摇’与‘救度’。”不动摇:万法缘起缘灭,变化莫测,但其本质实无变迁,称之为真理。本教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不离本性,不离不二智慧。其核心思想是无我智慧,所以叫做不动摇。救度:即解救修学者的痛苦和艰难。一般人学本教,可获人天福报;慧根中等人修习,则得解脱;智商高的人学它,能得觉悟本性,即成佛。所以它是无所不度的大智慧。

“本”一词与汉语里的“法”的意义基本相同。“本”其实可翻译成“法”,因为“本”是七世纪以前象雄人对于“法”(即万事万物)的总称。本教因明学和般若部里记载:“‘本’为能维持其自体者,或摄持其自性相。”即有性相、摄持性相的、言思对境的万物皆可称为“本”。“本”包括八大含义,即有为法即本、无为法即本、轮回本、涅槃本、地道本、法处本、所知本和福德本。本教《般若心经》云:“轮回本与涅槃本,轮回涅槃皆空性,色即是空,空就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中,有为法即本是指器情万物;无为法即本是空性等一切可知,即万物的本质;轮回本是指无明至生死间的一切轮回之法,也就是说无明所致的一切概念;涅槃本是指布施至无上智慧间的一切可知,也就是无我所启发的一切智慧;地道本是指五道十地的一切修法境界;法处本是指意识对境的一切可知。详细说明见本教《般若十万颂》、《般若经典》等。

“本”与汉传佛教里的“法”、古印度梵文中的“达磨”、象雄语中的“吉”、藏传佛教经典中的“曲”等意义基本相同。总之,它涵盖了轮回与涅槃间的万物,如本教《般若经》中云:“轮回本与涅槃本,有寂诸本为空性。”

需指出的是,人们经常误认为人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执着它、意念它,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触只是我们的身体、形象和颜色而已。如“人”是指人体的全部、部分、颜色抑或形象,还是除人体以外的东西?或是单独的,还是与五蕴一体的?深入研究本教经典与论典,则以上疑问可涣然冰释。本教的人生观不仅抉择了人的今世,还抉择了他的过去和未来、前世与来世;不仅描述了人的天资(资质)或根器差异,而且相应众生根器,抉择无我世界观;不仅抉择了万物性质,还描述了器情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以它既是抉择万物真理的宇宙学,也是哲学。有人可能会认为本教的观点和内容与印度佛教基本相同,怀疑是否为从印度佛教里盗取的?文化在漫长岁月中受到彼此的影响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能否认本教受到印度佛教——中观和唯识的影响,但也影响了其他藏传佛教,所以今天藏传佛教从宁玛派至格鲁派之间的所有教派,在理论、方法和文化风格上都与汉传和南传有着巨大区别。包括他们的衣服、修行仪轨、生活习惯、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有区别。

 

 

问:什么是本教文化三大体系?

答:本教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教理独特,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和众多的史料所言,本教文化可分三个系统,那就是斯巴本、大圆满与雍仲本教。

斯巴本是象雄与吐蕃的国教,包括医学、天文、五行卦、占卦、风水、超度法、宇宙观、招财招寿经等内容。斯巴本的宇宙观可以表述为:开始无一物,其次产生有,再次产生二元论,然后生起多元论。意思是宇宙本来无一物,但众生的分别意念、业力和自然的本能产生了万物,即众生的执着和自以为是造就了二元论。斯巴本不包括密宗和大圆满心法,而雍仲本教却包括斯巴本、大圆满。此次提到的大圆满包括四部密宗和大圆满的所有心法,因为当时藏地与象雄不分密宗与大圆满。

 问:什么是本教大圆满三大体系?

    答:本教大圆满分为三传大圆满、耳传大圆满(四部大圆满)、阿赤大圆满(三部大圆满)三法。

幸饶弥沃尚未传授雍仲本教之前,象雄地区流传的心法即为三传大圆满,它分为父续、母续密宗与子续密宗即大圆满法。所谓“三传”是指根据传授的对象分为天传、人传和龙传大圆满。据说不灭顶佛(琪麦祖普)是幸饶弥沃的前世化身,他有三大弟子,即密集大师(桑瓦堆巴)、虎依明王(虎依明王)、桑萨让尊(佛母)。密集大师对以生起次第为主的仪轨作了深入研究,结集、编辑,并传授于天龙人三贤之清净天师,称为父续密宗(天传密法),其主要修法是生起次第,即密宗次第观修法,但也不离圆满次第,生起圆满并修才是密法的独特风格;桑萨让尊在以圆满次第为主的修法仪轨中作了解释、研究、结集、整理和编辑,并传授于嘉幸弥鲁桑勒大师,称为母续密宗(人传密法),它是以圆满次第为核心的一切修法,包括气脉明点等六大方便即六明点;虎依明王在以五胜金刚为主的修法中作了解释、编辑、结集、研究并传授于智藏龙师,称为子续密宗(龙传密法),也就是大圆满修法。后来南喀郎瓦多坚尊者继承了天、龙、人三传大圆满的所有心法,使之成为本教密宗与大圆满的基础。

    耳传大圆满包括离戏见地部(即空性见地部)、直授诀窍部、本性赤裸部与本性彻证部,故又称四部大圆满,其中每部经典都有自己的见、修、行和基、道、果修法。耳传大圆满是幸饶弥沃在三传大圆满的基础上所建立的,首传于象雄扎西坚参大师,直至传承了二十六位虹化大师,二十六位虹化师的详细情况见《耳传历代师记》等有关历史。

阿赤大圆满包括心性部、法界部和诀窍部三法,故也称三部大圆满,和宁玛派的大圆满大同小异。它是由贡佐日绰巴(统称贡佐巴大师,公元1038——1098年)大师在三传大圆满与耳传大圆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分为八十座间,每一座间皆有实修的过程。后来卓更罗珠大师(1198-1263)把八十座间归纳为三十座间,夏杂巴大师又把三十座间归纳为十五座间,至今一直实修着。

问:什么是雍仲本教?

答:据专家所言: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佛在原有的密宗和大圆满基础上,依照大众的资质、慧根、想法与要求,于公元前1917年前后建立的哲学体系。雍仲本教不同于其他本教,全称为“大乘觉悟道雍仲本教”。其中,“大乘”为远离自私、以利大众之意。“觉悟”有由迷惑而清醒,或者由模糊而认清之意,觉悟道为觉悟心性的所有方法,即是佛道之意。“雍仲”在象雄文中意译为“中木”,汉文对字是万字( )。该万字有两种,即右旋雍仲和左旋雍仲。右旋雍仲又称为本旋雍仲,此雍仲( )是古吐蕃一切正教之象征,不仅如此,它还与汉地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现在很多汉地佛像心间有该万字( ),但没有关于此象征的详细解释,而在本教经典中就有很多有关雍仲的详细解释,即雍仲代表吉祥、永恒、妙善、解脱、大智慧。它有万物本质与表面现象不二或轮回与涅槃不二,远离常断见之意,即实修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悲不二的所有方法皆可称为雍仲。“本”为万事万物,一切可知。“教”指证悟万物真理的一切教理。《塞美经》指出:“雍”无生胜意谛,“仲”为不灭世俗谛,“本”为阐释万物,其本质本无染。故“雍仲本教”阐释万物本质、表面现象的妙善法。

雍仲本教包括显宗五部大论、密宗四部仪轨、大圆满三部诀窍。

其中,本教显宗有部、经部、唯识部、中观派四部里,有部、经部、唯识部理论没有印度佛教齐全和丰富,而中观与般若经典则较之丰富,如本教大藏经《甘珠尔》中专门宣讲中观不二法门的般若部就有七十多本。显宗有五部大论修法,其中因明学(即逻辑学)除包括摄类学、因类学、心类学外,还有很多大圆满辩证法。从《大圆满因明精要》、《辨正法狮子语王》、《因明学疏匙》等著作中均能窥见,大圆满是西藏佛教之源、哲学之精髓,不同于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

本教密宗分内外两部。外部密宗分事部、行部两派:事部是没有火供、超度法的一切施供仪轨;行部是虽有火供、超度仪轨,但无双修、气脉明点的殊胜修法。外部密宗偏重身体与语言的行为,不太主张心修的心法,譬如一天三次沐浴、更衣等等。内部密宗分父续密宗和母续密宗二法:父续密宗包括见、修、行、事业、仪轨与仪律六基,有大手印修持方法;母续密宗包括气脉明点、幻身、往生夺舍、光明、中阴、梦瑜伽等方便法。

大圆满分心识部、诀窍部与法界部等很多修持方法。

雍仲本教还包括医学、天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心理素质等理论,且门门都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说服力。

总之,雍仲本教有着浓厚的抉择万法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包罗万象的宇宙哲学体系,以及使人觉悟自心、万法性质的殊胜诀窍。它注重的是宇宙真理,追求的是究竟快乐与幸福。

    雍仲本教包括斯巴本、显宗、密宗和大圆满四法。幸饶弥沃三转法轮,首转法轮时讲九乘次第。九乘次第之因四乘中阐述了斯巴本的所有法门,果四乘阐述了显宗和密宗的修持方法。其中居士乘和比丘乘阐释显宗的小乘与大乘,阿噶乘与耶幸乘中解释了密宗四部,无上乘阐释了三部大圆满心法。幸饶弥沃在中转法轮时讲了四门一库,他把因四乘归于四门之斯巴本门中,果四乘归于智慧部门密宗部门里,无上乘归于上师言教门。他在终转法轮时,讲外部显宗、内部密宗和密部大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