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本教文献 - 本教十二缘起——万物真理

本教十二缘起——万物真理

缘起法


时间:2013-10-21 6:38:06 作者:泽绒洛吾堪布 访问量:

泽絨洛吾堪布  著 

无论是主观意识还是客观环境,无论是能呼吸、能感知苦乐的动物还是植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中,一刻也没有停留过。比如有的事物每天都在新生,同时也在毁灭、消失或变化,有的将会变善或者变恶,也有的会变多或者变少,一切万物都是如此,佛教里称之为缘起法。若要知道万物实相或宇宙真理,就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了解缘起法。缘起的意思是一切万物都是由因缘而起,但也因缘而灭,包括我们的生死、苦乐、善恶、成长与萎缩等一切变迁都是因缘起而变。缘起又被称为因缘法,就是自然的规律,是万物自己的本能体现。佛法云:有因必有果,有善必有恶,有大必有小,有好必有坏,这一切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好与不好,或者大与小。缘起讲的就是自然的规律,万法的本质,事物的真相。缘起法会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以及我们自己都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以何方式变迁、毁灭或者新生。缘起法是了解事物的真相,认知自我本质的殊胜妙法。

比如我们拿一本书来举例子吧!一本书需要作者的智慧、笔墨、文字组织、纸张等很多元素,然后还要印刷、装订、包装才能构成一本书。很多词汇、文字组成了偈文,偈文形成了章节、书本,但最后还是会无常的:对于某人而言,也许是擦拭东西的卫生纸;对于虫子来讲,有可能是它的住所或者是一顿美食;但对作者而言,那是一本很能代表自己的作品。比如我们的身体也是由血、骨、骨髓、筋脉、热量、气等各种元素组合而成,结构非常复杂,由众多元素所形成。再进一步谈身体,我们的身体由四肢及躯干组成,而四肢与躯干也由脚趾、手指、五根感官、五脏六腑等许多器官形成。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元素、器官,我们的身体也将不复存在。其元素使我们成长、变化、毁灭、消亡,使我们无常,被称为万法缘起缘灭法。缘起法是衡量实物标准的法则,也是认知事物实相的标准法。

我们再拿一只小虫来作比喻吧!对于常人而言,它只是个小虫即小动物;对于某某动物来说,它肯定是一顿很丰盛的美餐;以研究小虫的动物专家而言,它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对于小虫自己而言,它是有血有肉、有苦乐感觉的生灵。这些都是相对存在,而非绝对存在。

众生以自我为主,很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存在,自以为有形有色的就是绝对存在,但从来没有想过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或者什么时候开始存在,存在的先后有没有变化等,这些我们都一概不知。我们带着自我的墨镜看事物,自然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能看见它的表象,就是被墨镜污染的一面。比如看一部车子时,认为这就是一部车,还认为是自己的车,而不属于他人,从未想过你指的车是它的整体还是部分元素。有人指着车轮问你这是车吗?你肯定回答道这不是车而是车轮;指着车厢问你这是车吗?你会回答道不是车而是车厢,这样你就找不到独立的车,所谓的车就是由如此众多的元素组成的总体,离开了这些事物,就没有独立而实际的车。

一、十二缘起的具体内容——生物缘起

缘起指因缘所成的一切事物,缘起又称有支或缘生支,包括因果法。一切事物既称为缘起,又称为有支,万事万物皆不离缘起,一切因缘起所生。万法缘起缘灭,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切缘起归于十二支,即无明支、行支、识支、名色支、入支、触支、受支、爱支、取支、有支、生支和老死支。这十二支又归纳为四支,即无明支、行支、识支三支为三能引支,它能引发名色支、入支、触支和受支四支;名色支、六入支、触支、受支四支为四所引支,是三能引支所致的结果;爱支、取支、有支三支为三能成支,其能促成生支、死支的缘起;生支和老死支二支为二所成支,是三能成支的结果。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老与死要归纳于一支?这是因为很多人没有老就已先死去,老与死的先后很难定论。器情世界通过十二缘起变化,延续轮回。我在这里根据《菩提道次第三百颂》的正文来简单介绍十二缘起如何轮流的具体情况。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是本教著名大圆满导师麦敦巴大师于公元1058——1132年间所著的一部论典, 被称为藏传佛教最早期的菩提道次第论书藉,也是最早倡导十二缘起修法的一本经典作品。这本书是由麦敦巴大师根据本教所有圣道三要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调查并著写而成的,包括本教大藏经中的《八界抉择十万颂——般若十万颂》、《八界二万五千颂》、《无上现观明论十万颂》、《阿赤大圆满八十座间》等等,被称为本教五部论典之首,也是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修法之母,是藏传佛教十二缘起论著之源。

1、无明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

轮回往返十二缘起法

无明不知实相使我执

 

无明是轮回的源头,无明是生死轮流、自我的开始,也是十二缘起的开头。所谓“无明”就是不知真相,即不明万物的实相和自我的真理,一切烦恼执着皆源于无明。比如我们在比较黑暗之处看见一条花色绳子时,把它误视为花蛇。但绳子上面没有任何有关蛇的元素部分,全是由自己的误会和谎言所形成,是不真实的,被称为无明。而且我们不但把它误认为是蛇,还会害怕被蛇攻击,因此做一些防备、把它赶走等一系列可笑的措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错再错,执迷不悟,过于执着。我们会认为一切事物乃实有、自性、实质、独立的存在,即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其实这一切都只是误会,都是不知真相所致。芸芸众生都是无明之子,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不知道心的本体是什么,不知晓什么是本性及万物的性质,更不知自我的实相,所以不停的流转于六道中,是为轮回之根。

无明乃不知自己的实相,毫无证据地把自己看成实有、独立的存在,我们称它为自我。而自我认为我是活生生的存在,为了保护它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情绪和烦恼,所以它是所有烦恼之根本,轮回苦海之根源,一切痛苦之基础。它使人受苦,让人烦恼、受生死之流。

本教很多经典和论典中都指出,所有轮回事物都是从无明开始,所以把无明排在十二缘起之第一位。所有分别、烦恼以及痛苦都是由此产生,因为它对万物、自心以及因果有很大的误解,很极端地认为它是独有、实际,从而做出很多荒诞恶业,使轮回延续。

无明分为天生无明和遍计无明即知识无明两类。天生无明就是传统性的无明,是人人皆有之无明。这种无明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生下来就有的无明,所以被称为天生无明。比如我们通常不加思素地认为这部车是我的,如果车坏了、被别人偷走了的话,他(她)会很伤心、生气、不开心;再例如我们也会认为“这就是我,”但从没仔细研究过你所指的自己是你的身体还是身体之外,心还是心以外的东西,都没有仔细调查过,这就是天生无明。

比如当你认为这辆车是我的时候,它目前是你的,因为用钱采购了它。但过去或者将来不一定是你的。比如它在厂里时,只是个产品;当它进了商场,卖给别人时,它就是使人得到利润的商品;当你出钱买了这辆车时,它就是你的生活用品;有一天它会坏掉、不能再用、或者被人盗走,到那时这车就不属于你的。但当你不加思素地认为这就是我的车,如果被人碰到、刮到时你就不开心,为此跟人争吵,这就是天生无明,这种我执是天生就有的。所谓天生无明即是不用培养的无明,即是天生就有的无明。

再例如人们不加思素、不经实地调查地认为“这就是我”。当有人打你、骂你、算计你的时候,你就理所当然地反抗、反驳、保护自己。你认为这是很应该的,因为他骂你、打你、侮辱你,但从来就没有实地调查或者研究过,这个我到底是身体、还是身体以外的东西,心还是心以外的东西。如果认为是身体的话,那么身体可以分成很多个小的元素部分,比如手、脚、头、四肢、五脏六腑、五根感官,这些分离的部分上都看不见任何整体的我。比如这个头发目前是你的,因为它长在你的头上,但有一天被剪掉或者刮掉的时候,它已经不属于你的。再比如有一天你离开人世,你的后人们把你的尸体放在棺材里,埋于地里,如果到那时你依然认为这具尸体就是你的话,那么这个我就可以在身体多下手,慢慢的找。但遗憾的是,在那时这身体已经不属于你,而入土归安。如果身体不是你,那么心是你吗?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所谓的心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化当中,一秒钟它都有无穷的变化,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都不会一样的。那么你所指的自己是昨天的你还是今天的你。比如你以前喜欢吃辣的,但后来变了,不喜欢吃辣,而喜欢吃酸的。那么喜欢吃辣的是你还是不喜欢的是你,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思考问题。比如我们又想赚钱、工作,但又想休息、享受生活,总会出现如此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这个时候哪一个是真正的你,哪一个又是不真实的你?其实这个“我”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就是没有独立、实际的我。之所以称它为无明是因为这无知的结果,就是无明所致的。

 

遍计所执无明是稍具思想、文化的人所有的无明,如被某某哲学、宗教改污染的心,它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认定我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但它也不知真相。比如认为我是绝对而永固不变或者死后不再生死等等。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懂文化、没有逻辑能力的;另一种人是持有宗派、哲学逻辑的人。天生无明乃是属于没有文化、缺乏逻辑能力的无明;遍计所执无明乃持有宗派、持有哲学观点的人所有的无明。比如一种人他只是不懂因果,另一种人不但不知因果的实相,还自以为是地认知为有或没有的极端判断,造成偏执的见地。

天生无明乃不知本性之无明,遍计所执之无明又被称为因果无明,因为他不知因果、不了解因果的细节部分。对本性无明是不知万物真理和心的本体,使人流转于三界,造就各种不同的情绪烦恼,导致一系列误会;所谓因果无明乃不知因果善恶,不分善恶之别,造就各种自以为善的恶业,导致堕入三恶趣。它使我们不明因果,不明善恶,很极端地作恶或者累积自己认为的善,导致最终堕入三恶趣。三苦中的苦苦是来自因果无明;变苦和行苦为本性无明即天生无明所致。

2、行支——业力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业力善业恶业不动业”

所谓业力是指在无明缘起的基础上,与自己相应的心发动造作并表现于身口意三门的各种行为和动作。业力又被称为宿业、宿命、缘分、气数。业力缘起即是有无明缘起所致的身口意三门的各种行为表现,也是改变我们命运、形成命运、人生归宿的各种行为。它能让我们变善或者变恶,它将会让我们变成善者或者恶者。所谓业力即是世间中的一切善恶行为,是由无明缘起所生的一切业力,使心造作活动的一切作用力。人的所做所为皆源于无明,因不明真相所致的一切活动。

十二缘起中把所有业力分三种:即善良之业、不善之业、不动业。善业被称为福业即利己利人的良好行为;不善业又称恶业、非福业即害己害人的不良行为。除了善业和不善业之外,还有一个业就是不动业,没有此三业不包括的善恶行为。此次所提到的福业是指有漏善法即世间善法。所谓世间业是没有出离心、无我正见的世间善业。对善业、万物的态度不一样,导致世间业、出世间业的区别。世间善业乃善恶中的善,是建立在二元论上的善,不是究竟圆满之善。

佛教的所有善法归纳起来只有三个:身体所做之善、语言所做之善、心所做之善。身体所做之善多半是不杀生并试着放生,不偷盗并尽量慷慨地做布施或供养等帮人之事,不乱邪淫而且要展现优良品德,被称为身体的和善之业;语言所做之善多半都是不妄语并说实话,不绮语即不说废话并少说话、多做事、多念经,不说离间语并尽量说和合、和善之话,不出恶言并说好话、动人之话,和睦之话;心的善业乃利益大众之善心。

所谓不善法就是恶业,即害己害人之一切不良行为。它使我们堕入恶道即不良环境并承受各种痛苦。不善法也可以分三个不同行为,即身体表现的恶业、语言表现的恶业和心所表现的恶业。身体所表现的一般都是杀生、虐待、打骂、偷盗强盗、邪淫等危害社会、自己与他人的一切不良行为;语言表现的多半是妄语即说谎、离间语即在和睦的人中间说出各种拆散他们的话、绮语即一切废话、恶语即是出口伤人的一切不良行为;心所表现的恶业多半都是害心即害人之心、贪心即贪婪之心、邪见即偏见,这都是不良行为,对己对人都有害。

不动业是能使人生于色界和无色界的一切禅定。当开始造业时就已经定好目标生于何处或有何结果,当开始造业时就已经知道其结果,所以被称为不动业。比如刚开始入定时就已经定好了生于色界和无色界,即开始时就已知道自己将来会生于何处。不动业一般是禅定、静心那样的无色业,而非身体和语言所表现的行为。若是由出离心所引发的善业,没有无我正见的价值观,以此所行的禅定、胜观被称为不动业。不基于出离心和无我正见的禅定叫做有漏禅定、有漏胜观,此中不但不具备四无量心引发的菩提心,就连出离心也不具备,以此所做的善事为世间法即世间的禅定和智慧。

业力缘起是由无明所致。其中天生无明造就了不动业、福业即善业,导致享受人天安乐;因果无明造成非福业即不善业,使人堕入三恶趣并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把业力缘起排为第二缘起。无明和业力缘起互为因果,是造成轮回苦海的源泉。

3、识支——识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意识识别对境分因果”

识缘起又被称为识支,即是十二支缘起中的识支。业力缘起成熟到极致,并把其成功地收藏在阿赖耶中时,则变成识缘起,就像水成冰、种子发萌芽一样。业力如种子,无明如播种业力的主人,识如良田,善恶业力皆播种于此。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或者无形的生灵,从无明至成佛,从生死轮回至涅槃,都有一个恒时不灭的识延续,即便到了生死关头,识也不会终止。识缘起由中阴时的灵魂、父母结合时的阴阳气以及自己的业力,逐步形成名色的生命因素,其因素基于收藏在阿赖耶识的灵魂习气、一切父母的阴阳和业力等各种因素。

识缘起分因时的识缘起和果时的识缘起。所谓因时的识缘起是人再次经历生死时的灵魂,果时的识缘起是因时识缘起所引发的。因位时的识缘起是死亡之前的识即感应;果位时的识缘起是进入死亡、中阴、投胎过程中的心态,其与色体尚未结合时的识缘起。上述的善业、恶业和不动业三业的习气如金子,阿赖耶识如收藏柜,就把如金子的三业收藏在收藏柜即阿赖耶识处。这里说的识缘起就是因位时的识缘起,它随着业力逐渐发展到极致,并成为习气即顽固的思维习惯,使人再次形成轮回业力的坏习惯。

识缘起也可称为四名蕴,就是虽无色体,但有感受、行动以及意识活动。所谓四名蕴乃感受、想、行、意识四者。因位时的识缘起与果位时的识缘起既是因果,又是死亡前后的相续,实际上是三界、三业传播处的收藏处(阿赖耶识)。从死亡的第一刹那到未投胎之间为因位时的识缘起,起到了再次出生、造业的积极作用。阿赖耶识能摄持善恶习气,保留很长时间,但不能及时发挥效力。要发挥阿赖耶识中习气种子,还得需要五根感官以及六境。所谓阿赖耶识是善恶习气播种在阿赖耶识中,带着习惯性的习气。它好比一台录音机,只能录音但不能播放,即在意识分别状态时,它只能摄持习气,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若要发挥其作用,就需要色、声、香、味、触与五根感官集合及触发。善恶习气所形成的阿赖耶识叫收藏处,它好比水形成的冰块;阿赖耶识的本质是清净的,当习气净化了本性自然显现出来,其好比冰块熔化于水。

阿赖耶识的本质是无我、空性,被称为本性。本性好比是一片没被污染的净水,而阿赖耶识是如已成冰块的状态。这个水可以成冰,但冰块也随时可以熔化,冰块一旦熔化就不再有冰的实体,都溶化于水中。同理,阿赖耶识的顽固习气最后也可溶化于本性无思无念之中。

4、名色支——名色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名色乃于五蕴汇聚时。”

名色缘起分二,名缘起和色缘起。名缘起分别为受、想、行、识四者,此四个乃只有感受、意识活动,没有形式色体。受、想、行识融入到色体时,称之为名色缘起。即入胎至未融于色体前为名缘起,意识虽融合于色体,但尚未成熟的那一刻,为名色缘起。名色由相依而起,发育生成。“色”是有形有色的所有植物,即器情万物的一切植物,包括我们的五根感官,以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受”即是感受,是苦乐之感,分别有快乐感、痛苦感和不苦不乐之感,被称为受;“想”是别辨对境的是非差别,使之不相混淆之心,比如受蕴时在感受苦乐,但尚未辨别是非,想蕴时能辨别苦乐差别,从而得到的不混淆之心。自力辩察各自对镜不共形象的各种心识为想,即感受成熟到极致时就是想;“行”既是“想”后所产生的行为,也是受蕴和想蕴极成熟后造成的行为。“行”是指业,包括善业、恶业和无忌业。五蕴当中行蕴的作用最大,与心相应行和不相应行等能使心的对境发生作用;“识”指辨别客观是非的意识作用,也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六识。

拿产品作比喻:色体如做产品的工厂;感受好比在尝试、研究;想即是辨别产品的真假、是非;行即是实际操作的一切方法,包括操作本身;识好比是仓库,产品做完了就收藏在阿赖耶识里。拿品尝美味来作比喻:色体如美食的容器;感受即是以各种不同的尝试;想如尝试之后的感想即贪婪;行乃是具体行动,如果好吃它使你贪吃,如果不好吃它使你拒绝;这种心态和行为就播种在意识当中;识就是尝试者,即是感受者。

名色缘起中的“名缘起”是指受、想、行和识四蕴,其四蕴无形无色,是由各种苦乐感应、思维、心理作用而形成。名色缘起当中的“色缘起”是指肉体,是阿赖耶识即灵魂与肉体融入之后的胎内七位。所谓“胎内七位”是自灵魂入胎至出生的之间的胎内成长和变化,即是五根尚未圆满之刻的名色状态,即虽有有肉体但五根尚未起到作用。胎内七位分别为凝酪、膜疱、血肉、坚肉、如鱼、如蛙和支节七位,又称胎内七段。它是阿赖耶识与肉体逐步汇聚、发展过程的各种演变。若要知道名缘起,则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死位中阴、法性中阴、再生中阴等生死过程。譬如:如果我们在进入死位中阴和法性中阴时,没能体认到中阴的现象和变化,则会造就无明,将积累再生的各自业力播在因位时的识缘起即收藏识(阿赖耶识)上,再次成就生死延续,被称为果位时的识缘起,而果位时的识与色体融合并形成身口意。

5、入支——处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六处缘起乃是五根全。”

所谓“处”是心与心所即一切思维感应而生,它是能生起心与心所的出入口,所以被称为处或入。处缘起又被称为入缘起,就是因为它是所有心思的出入点,所以被称为入支或入缘起。入缘起是十二缘起之第五位,也是名色增长到极致,乃至即将生起触缘起之间的五蕴状态。即在名色缘起圆满增长,体内的六根圆满形成,但尚未感触外境是非的那一刻为入支。它跟名色缘起的区别在于因果,名色缘起是虽然有肉体和灵魂结合,但五根感官即器官尚未圆满,即是还没有起到六根享受色声香等六境的作用。它就是名色缘起成长极致,形成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识即六根,起到随时能生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也随时可以感受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

入缘起分十二处:分别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识根六根,称内六处。眼根乃视觉的依靠处,它能生色体形象;耳根为听觉之依靠处,能听到声音,能生声音;鼻根乃嗅觉之根据处,能生各种香味;舌根为味觉之依靠处,能生各种味道;身根乃触觉的依靠处,能生各种触感;意识根乃意识的依靠处,能识别万事万物,所以被称为内六处。六处是六识的依靠处,六识以及六识所生的各种思维都要通过六处才能完成,所以被称为内六处;六识所生的一切思维都从六处出入,所以被称为入支。

色、声、香、味、触和法处为外六处,即六尘或者六对境。其中色体为眼根对象,即是能看得见的一切事物,包括颜色和形象;声乃眼根之对象,包括能听到的一切声音;香味乃鼻根之对境,也是能闻到的一切香味,包括好闻的或不好闻的;味乃是舌根的对象,包括美味和非美味,即是各种味道都包括在内;触即是身根的对象,包括滑触、涩、重、轻、冷和饥渴等各种触感;法处是指万事万物,即一切可知。实际上入缘起与即将阐述的触缘起都是经历于母胎至未出生之间的因缘变化,它们是因果关系。据相关资料记载,色体形成后逐步融合到灵魂中被称为名色缘起,但其器官与意识还不能在外境活动。器官与六识所生的各种思维随时可以活动的六处叫做处缘起。

6、触支——触感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触支三者汇聚触于境。”

 

所谓触感缘起是指处缘起圆满成熟至尚未生起感受缘起之间的一切触感,就是能接触色体、声音、香、味、触境等外境,能分离感官、意识与其对象,但还没有尝试各种感觉的阶段叫做触缘起。触缘起是上述的六根感官和六识以及六对境三者和合而成的辩别各自处境之心所,若三者不和合,将生不起触感缘起。比如要接触色体,就是要色体本身,以及眼根感官、眼识三者,才能生起对色体的触感。对于触感缘起而言,三者缺一不可。所谓心所是指能辨别各自对象的殊胜属性之思维,即能认知事物的特殊属性的细微意识。心与心所等细微意识活动都是佛学的特色理论,也是非常有科学性、哲学性和逻辑性的所谓理论,所以要认真研究,不可冒然断言。

触缘起分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无明触和非无明触六触感。眼触即是眼睛接触色体的意思,需要眼根、眼识即视觉以及色体本身,才能生起眼触缘起;耳触是耳根即耳朵器官、耳识即听觉、耳根对象声音三者和合之后就能生起耳触缘起;鼻触缘起是鼻根、鼻识即嗅觉以及香味三者和合才能生起的触缘起;舌触缘起乃舌根、舌识即味觉以及味处三者圆满具备才能生起的触缘起;无明触缘起即是身触缘起,它是身根、身识即触觉与触处三者具备后所产生的触感缘起;非无明触缘起乃意识感官、意识以及法处三者和合之后所生起的触感缘起。此次所提到的无明触与十二缘起之第一缘起的无明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触感缘起是入支增长成的名色缘起乃至尚未生起感受缘起之间的人生缘起,也是变化缘起。

名色缘起、处缘起、触缘起,以及即将要解释的感受缘起都是意识与色体的变化,是缘起法,而不是实际而独立存在,万物亦是如此,都是相互依存,而非独立存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缘起而生,最后因缘起而灭。

7、受支——感受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受支苦乐感与非苦乐。”

受即是感受、感觉、感触之意。它因内在主观意识的辅助,感受到外在的各种影响,所以被称为受和感受。感受缘起是依据触缘起形成的各种感觉,即外境、五根器官、意识三者和合的基础上增长起来的苦乐感应,它使我们感受到客观六境的影响至爱缘起之间所有感应。比如名色缘起播下了种子,逐步成长到触缘起。触缘起为我们提供了能生起苦乐感受的所有条件,准备了感受缘起的一切基础,这就是缘起法。

受即是感受,感受分别为苦感、乐感和不苦不乐感三者,所有感觉都归于此三种感觉。感受缘起分六,即眼识相应受、耳识相应受、鼻识相应受、舌识相应受、身识相应受和意识相应受六受,或者是身苦受、身乐受、心苦受、心乐受以及舍受五受。眼识相应受是眼识、眼根与色体接触而生起的感受,此乃有苦感、乐感、不苦不乐之感;所谓耳识相应受缘起是耳根器官、耳识即听觉、耳根之对象声音三者接触而产生的感受,此中分为苦感、乐感与不苦不乐之感;鼻识相应受缘起乃鼻根、鼻识以及嗅觉对象香味三者接触后所产生的感受,此感受也分苦感、乐感以及不苦不乐之感;舌识相应受缘起乃舌根器官、舌识即味觉、味道三者接触后所生起的感受,舌识感受也分为苦感、乐感与不苦不乐之感;身识相应受缘起是身根即身体器官、身识即触觉、触处三者接触并发生的感受,此中也有苦感、乐感、不苦不乐之感三者;意识相应受缘起是意识器官、意识本身以及法处三者接触使生起的感受,此处也分为苦感、乐感与不苦不乐之感。

佛法所谓的意识也叫做神识、灵魂。它是极顽固、狡猾的分别心或烦恼心,包含了苦感,也有乐感,还有不苦不乐之感。一切妄心都是无明所为,这些妄心都有相续的、分别的、让人烦恼的、不自在的感应,但其本质都是空性。大圆满特别注重指点心性法。所谓的指点心性是让人明白妄心与真心或者明心与无明心的关系和区别,若不了解妄心就无法认知到真心即真我。所谓真心就是佛心,也是妄心的本来面目,它从未受过任何污染。不管进行超度法也好,修持中阴也好,若不懂意识的相续、变化、作用以及其本质,便无法进入本性觉悟之状态。

8、爱支——爱欲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爱支贪欲苦乐等感受。”

爱欲缘起是感受缘起所成熟的结果,其爱不但是喜爱,还有憎爱,主要是贪爱即欲望。它贪欲于受缘起的苦感、乐感以及不苦不乐之感,心生执著、贪婪,使我们放不下受缘起的播下的各种种子,于是慢慢培育,使成为爱缘起。贪婪性的爱,不是慈悲性的爱,这个爱即是放不下苦感和乐感等各种感触。譬如:当有苦感时希望尽快地远离苦感,希望回避苦感;当有快乐感时,愿意享受乐感,为了享受或者追求快乐感,制造各种各样的贪婪、欲望。它的贪欲对象就是苦感、乐感,比如不愿意受苦,希望享受快乐的贪心、欲望心以及追求心,被称为贪欲缘起。

爱有两种,贪婪之爱和仁爱,贪婪之爱乃众生所谓之爱,是凡人所执着的爱;仁爱即是佛菩萨对众生的爱,是无私、无条件的爱。贪爱来自无明、自我,它不清楚自己的爱和所爱;仁爱乃基于慈悲心、无我,所以很清楚自己为什么爱,什么是爱。贪爱是六根烦恼之一,也是欲望三界的有漏诸蕴,就是贪欲于宇宙万物。贪爱既是五毒之一,也是此次所提到的爱缘起。仁爱是由慈心和悲心生起的爱心——无自私、无执着的爱心。贪爱与仁爱的区别即在于自私与非自私之别。真正的爱心既没有无明,也没有贪婪和执着,因为它远离自我,远离了我执。爱缘起是通过受缘起极致成熟并培育的贪婪和欲望,是感觉外境之味。它的作用是生起喜爱、能聚后有、脱离苦受、享受安乐;其贪念使人生起有缘起,起到再次受生的作用,正如口渴时贪水、受苦时求离苦一样,让人再次投胎受苦。

 

9、取支——取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取支更为贪婪于感受

取缘起支是贪爱缘起成熟圆满使人为此采取行动,就是爱缘起增长到极致,为了所爱不择手段就是取缘起。取缘起乃爱缘起贪欲于受感的属性成熟到极致,使人反复欲遇美境快感,乐于忍取其快乐为取支。爱缘起和取缘起都是属于贪爱,都是自私的状态,都不离无明、我执和自我,只是爱缘起是尚未成熟之欲望;取缘起乃贪欲成熟到极致的状态。爱缘起乃尚未喝酒之前对酒的贪欲,或者尚未满足色欲之前对色的贪欲;取缘起则乃如同喝了酒之后对酒的贪欲,或者变成酒鬼之后的贪欲。

所谓贪欲不单单是想得到,还是想远离的妄想。比如希望远离痛苦之感,因为谁也不愿意受苦,但希望得到快乐感,因为人人都追求快乐,都想得到快乐。渴望远离苦感是贪欲,希望得到快乐也是贪欲,如此的贪婪叫做爱支;爱支成熟到为离苦得乐采取措施并取得,称之为取缘起。取有由贪念动机使人行其事之意。爱支与取支在本质上都属于贪心、自私,但从缘起发展的过程来讲,爱支在前,取支在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爱缘起和取缘起的贪欲对象就是受缘起的苦感、乐感和不苦不乐之感。受缘起好比一坛美酒;爱缘起是一直贪欲美酒,但尚未喝到嘴里;取缘起如美酒不但喝到了嘴里,还不断常取其美味,并最终变成酒鬼。

10、有支——有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有支利于再生之作用

有缘起又被称为有支,它是以爱缘和取缘为因,就是上述的爱支与取支发展到极致,并形成为必会再生的所有能力。它虽然完成了再生的所有能力,但是是尚未出生之前的缘起。“有”是缘起、存在、所知、可能等意义,有也是因果、万物、轮回之意。有的作用很大,它通过爱缘起、取缘起的积极培育,形成为再生的必然能力。譬如:名色和意识中的意识如良田和种子,处缘、触缘、受缘都是种子的成长过程;爱缘、取缘犹如气候、温度、湿度、农耕;有缘是因此取得必生萌芽的能力。

我们先拿胎生来作比喻吧!要胎生就需要父母的阴阳、灵魂、当时的阴气、阳气、随着业力,才能生育。以名色与意识结合以及处缘起、触缘、受缘为爱缘、取缘的奠定基础,成为了生起有支的重要作用。

11、生支——生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生支使人生于新环境

生缘起又被称为生支,即是出生,包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所有众生皆包括于此四生之内。生缘乃由有缘起造成的人生因缘,也是所有众生的生死关头。有缘起之力具备所有因缘,于是直接转生,六根圆满,住众同分,成就痛苦之蕴,被称为生缘起即生支。生缘起分为胎生、卵生、化生和湿生四生。其中,家畜、禽兽、野兽等为胎生,鸟类、蛇和龙族等是卵生,昆虫、地狱、饿鬼大部分都是湿生。根据《俱舍论》所述:人类分为四洲,西牛贺洲人为化生,北俱卢洲人为卵生,东胜神洲人是湿生,南赡部洲人初劫时是化生,后为卵生和湿生,现在是胎生。也就是说今天的地球人都是胎生。据《俱舍论》等本教经典所述:天人中的四大天王和三十三天界乃胎生,其余天人为化生,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是有漏禅定而生。其中五净天以世间的胜观而生。

从人类的角度而言:十二缘起中的“有缘”完成了“生缘”的所有前提条件,成就必生能力,于是直接受生,五根成熟圆满,成就了身口意含有的五蕴。它需要意识、父母的阴阳、阴气、阳气、业力,最后成功取得生缘。

12、老死支——老死缘起

《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云:老死使人身体渐退缩

十二缘起乃是轮回观

老死缘起即是老和死两个因缘。所谓老缘起乃出生后,由于体内的五大元素能量----五蕴即身口意相续变异,变迁到五根衰弱、身体失色时的过程叫做老缘起;当我们呼吸停止,今世的所有感应或环境都结束,面临另一种环境时就是死缘起。人虽然必死无疑,但死期不定,有的生下来就是死尸;有的生完就死;有的成年时候死亡,有的老年之后才死,所以死期不定,未必都是老死而亡,所以把老缘起和死缘起列为一支。

十二缘起好比一棵大树。无明缘起开启了种树的序幕;意识就是播种种子的田地;善业、恶业、不动业如所播种的种子;名色与意识缘、触缘、处缘、受缘乃是种子成长的过程;爱缘、取缘如贪欲吃果子,而积极地培养大树;有缘起乃果子成熟并随时可生出水果的过程;生缘起即是已生的果子;老死缘起乃果子因为缺水、缺阴阳,而最终慢慢枯干、腐烂以及毁坏。

二、十二缘起的略义

为了尽快了解十二缘起的全部内容,根据《菩提道次第三百颂》之文,把十二缘起归纳为四支即四个缘起。详细内容如下:无明缘、业力缘、两个意识中的因位时的意识即三者为前生结束并能引起今生之缘起,被称为三能引之缘起;两个意识中的果位时的意识、名色缘起、处缘、触缘、受缘四支是被无明、业力、因位时的意识三者所引发之因缘,被称为四种所引缘起,是三能引缘起成熟之果;爱缘、取缘、有缘三者乃培育今生之业力,使我们转生于来生,被称为三能生缘起;生缘、老死缘起是被爱缘、取缘与有缘三者所成就的成果,被称为两个所成缘起。把十二缘起都归纳于能引、所引、能成、所成四个缘起中,被称为四支缘起。

十二缘起如何归纳于轮回的因果二谛之中呢?详细情况如下: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轮回二谛,即是轮回的因果。自我和无明带来的烦恼与业力为轮回之因,被称为集谛;烦恼与业力带来的各种苦难为轮回之果,被称为苦谛。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位无明缘、第八位爱缘、第九位取缘三者属于烦恼缘起;第二位业力、第十位有缘二者乃属于业力。这五者乃属于轮回之因——集谛。意识缘、名色缘起、处缘、触缘、受缘、生缘、老死缘等七个缘起乃属于轮回之果——苦谛,十二缘起被归纳于轮回因果二法之中。十二缘起要轮转一轮,需要两个转世或者三个转世,甚至是无数个轮回转世,才能轮流一轮。

三、外缘起——植物缘起

所谓外缘起是指有情众生——生物世界之外的所有事物之变迁。如器情世界——物质世界的一切万物聚集了众多因缘,因缘比较复杂,产生了各种不同形色、功能的万物。正因为它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所以一直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并生起各种事物。我们先拿一颗大树来作比喻吧!大树发育需要种子、良田、温度、颗粒、苗芽、干、茎、穗和果等,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这因缘就不会圆满成功。依次生起,依次变化,被称为缘起。这些都是因果变化,是万物的真面目,它的变化从未停止过,但它的本质始终不离空性,不离无我的智慧。比如一部电视剧,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情节,于是以其故事造一本剧本,其中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除了剧本,还需要导演的智慧、演员的演技、制片人的技能制造,以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成功完成一部好的电视剧。

再举个例子,一台电脑需要很多的部分构成,包括各种零件、部门、技术人员等等。它在厂里的时候,只是个尚未出售的产品;但它进入商店,很多人采购时,它就是商品;当有人买了它,用于自己的生活里时,它就是生活用品;有一天它毁坏了,此时的电脑也就不再属于你了。这些都是缘起,都是相互依存的,而非独立存在。

再举个例子吧!要成立一个完整的家庭,需要夫妻之间彼此的理解、信任、爱、责任。若没有了这些,这个家就难以成立,即便能成立也未必能维持到最后一天。要彼此的信任和尊重,就需要理解,理解基于彼此的了解。我们不是不爱对方,每个人都有爱,因为人非草木,但未必知道如何爱一个人,就是找不着爱的方式。不爱跟不会爱是两码事,要爱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如何去爱她(他)。家庭需要的是和睦,和睦的前提就是爱,爱的前提是彼此的理解,理解才能信任,信任才能去爱。

    要了解缘起空性,就要熟知因果关系,因为因果涉及到我们的无数个前世、无数个来世,自无始以来我们无数次转世于轮回,都跟因果细节有关系。因果可以说是我们自转世于轮回至今的全部来龙去脉,只有佛教的因果观才能解释这一切。人的生灭、成败、万物的变迁都是因为因果。可以说宇宙万物都是因因缘而生,但也由因缘而灭。比如在某某时代会出世一尊佛,之所以出世这样一位传奇的人物,是因为时代需要这个人,或者时代创造了这样的传奇人物。如果时代不需要,社会不需要他,那么他的出世也将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