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本教文献 - 与活佛的一场邂逅,这次故事我们从藏区的嘉绒开始

与活佛的一场邂逅,这次故事我们从藏区的嘉绒开始

 


时间:2015-11-9 9:55:01 作者:晓东 《时尚旅游》杂志 访问量:

原创 2015-11-06 《时尚旅游》杂志

引语
嘉绒是个藏区的名字,这里的藏民们讲着嘉绒语,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这些藏民被叫做“绒巴”。他们是藏族人中最为原始的后裔,这次的故事我们从阿坝州金川开始讲起。

 

从远方的阿里上部到高原边缘的嘉绒, 宗教的传播和人的迁徙,总免不了离去与归来,像寺庙的破败与兴衰并不能驱逐人们对土地和故乡的眷恋一样。金川的土地,既是流放之地,也是将他乡变为故乡的最好载体。就像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的交织一般,美丽而又让人心生亲近。梨花只是绽放在春天里的某个元素,它是带不走的乡愁。

文/晓东 图/小强 一蕊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藏区的嘉绒,一段关于乡愁的邂逅,这就讲给你听。

点击观看视频


嘉绒,梨花是带不走的乡愁

 

前往金川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走成雅高速经卧龙翻巴郎山,过小金到达金川,这条路风景奇佳。另一条是过汶川、理县经马尔康到达,这条路较近,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前往。从地理上来看,无论走哪条线,都是从四川盆地所属的第一阶梯向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前进的上升之路,也正是这条美丽的公路将你带进雪域高原。

金川所在是横断山脉中的山间谷地,巨大的山体夹一江碧水远去,往上可溯至青藏高原格萨尔岭国诸邦草甸上那涓涓细流,往下可达内地五岭。正是梨花开时,还没有虫儿,漫山遍野的花簇,像是初雪,也像是清晨拦腰于谷地中的那一条条薄雾。山里只有雀鸟啼鸣,大渡河在此段温柔地流淌,所以有人称金川为“岭上的江南”。

 

李西·新甲旦真大师(简称李西大师或师父)在城中一家小馆中等了我们许久,车子进入县城时正是夕阳将山谷中梨花染成粉色的时候,天色还没黯淡下来,时间却已经不早。李西师父过午不食,在一桌混合着各种风味的饭菜前很是淡定,还不时劝我们多吃些。也正是因为在金川认识了他,我才得以走进一个真正的“嘉绒故土”,接近那个存在内心许久的乡愁。

生活在金川的藏族也称“嘉绒藏族”,该地自古就有“嘉绒故土”之称,保留和延续着最完整的西藏本土文化——象雄文化。众所周知,西藏以印度佛教为信仰主体。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前,西藏是以象雄文化为基础,信奉雍仲本教,即发源于雪域的本土宗教。大约公元7 世纪中叶,吐蕃王松赞干布征服象雄,本教和其信徒向远方迁移。本教大师李西·达让避走远方,为了让古老文明继续传承,第一世李西·达让仁波切来到嘉绒(即现在的阿坝金川地区),之后每一世李西活佛都在全藏与嘉绒地区交替转世,由此以象雄文化为代表的西藏文明,在大渡河流域得以保留延续。现下坐在身边的这位李西·新甲旦真大师是第38世转世。

离开县城时,李西师父在街上购下几盒子隆达,这种印着白马驮经的小纸片是藏族信徒们途经高山、大河时撒向空中向神致敬的仪式用品。这种习俗并非起源于佛教,而是从本教延续而来,无论佛本教徒或是那些不信教的司机、商旅都会在垭口、高地抛撒,口中要么喊着“嗦……嗦……嗦……啦嗦……”,要么低吟经文。李西师父带我前往位于大渡河岸边一处高岗之上的勒乌摩崖石刻,石刻所在地距离县城十几分钟车程,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画作线条清晰流畅,美感十足。但因为年代太过久远,若不是最近修了栈道,常人很难发现。

石刻发现的时间并不久远,据曾来这里调研过的藏学专家才让·太教授考证,认为石刻以青藏高原的本土宗教即本教为主要题材,内容包括密宗母续中的八组保护神,尸林陀主和一些藏地历史上的密宗修行先德,与古象雄文化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石刻的年代约在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之间。因为石刻题材中出现了几位对于藏族历史文化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李西·达让大师等均为青藏高原文化中早期的大圆满法修行者,所以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想象在千百年间本教修行者们抱有一种怎样的崇敬之情,将他们刻画得如此美丽生动。

昌都寺和李西神湖,蓝天下盛开的莲花

围绕着勒乌石刻和小庙的是大渡河岸边错落有致的村舍和坡地农田,在梨花盛开时节,田间山谷里梨花雪浪翻飞,点缀得大渡河如一条银龙。而山顶的雪还没褪去,与梨花竞相争艳。李西大师的昌都寺在距离这座小庙40公里外的撒瓦脚乡阿拉学村。寺庙坐落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山谷地的中央。从地势上看,这座寺院坐落之处天似法轮,地若莲花,庙前天然形成的海子犹如法螺,灵气缭绕。漫山遍野的花草与寺庙的红砖碧瓦相映,堪比人间仙境。

昌都寺主要建筑集中在更高处的山坡上,由大殿、五层金顶的阶梯藏式建筑以及一栋石木结构的李西大师居所组成,寺庙上层大殿下一个广场,洁净而开阔,可眺望群山。

从寺庙所在的阿拉学村一路沿着山谷向上行进,翻过两座海拔4000米的雪山垭口,穿过松柏树林是金川县中最美的一处湖泊“李西神湖”。传说人畜经过这处湖泊时不能喧闹,否则震动空气或大雨滂沱或冰雹砸头。故路经此地藏人多是默不作声,有些当地村人还会摘下马铃。

 湖水自西向东潜流,夏季有潮汐,上午9时许与下午5时许,在约1米多的水下泥沙起伏,涌动如潮,40分钟后湖面便平静如初。冬季湖面结冰,唯中心10余米不冻。不过现在的神湖因为当地为了发展旅游,另起了一个被认为是喜闻乐见的名字“情人海”,翻越雪山垭口的路也被冠名“情人路”“情人弯”等地名。这些改变也并未带来任何改变,只是在路上可以看到七扭八歪写在石头上的那些字而已。 

从远方的阿里上部到高原边缘的嘉绒, 宗教的传播和人的迁徙,总免不了离去与归来,像寺庙的破败与兴衰并不能驱逐人们对土地和故乡的眷恋一样。金川的土地,既是流放之地,也是将他乡变为故乡的最好载体,就像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的交织一般,美丽而又让人心生亲近。

(了解更多文字内容,请查阅《时尚旅游》2015年八月刊内容)